《月球歷險記》 科幻大師克拉克代表作

圖為博物館內V-2火箭複製品。(Photo from wikipedia

1944年,德國成功研製了V-2導彈,被視為是現代火箭的先驅。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先後取得V-2的製造方法,開始冷戰期間一系列的太空競賽。在太空船研究初期,美蘇兩國皆曾利用多種動物作實驗,如美國於1947年將一箱果蠅放上V-2火箭,在火箭爆毀前,適時啟開降落傘,把果蠅送回地球,果蠅於是成了第一種飛上太空的生物。

繼果蠅之後,1948年6月11日,美國將一隻名為阿爾伯特的恆河猴送上太空,牠是世界上第一名猴子太空員,飛行至63千米高空時,不幸窒息而死。

文學界有許多以宇宙、太空等當作故事背景的作品,由科幻大師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所寫的《月球歷險記》即為一例。此部小說於1961年出版,被《時代》雜誌譽為「空前偉大、就算在當代也是成就耀眼的科幻小說。」

作者以一塊神祕的黑色石板作為故事開端,它在史前時代降臨地球,啟蒙人類文明的誕生。三百萬年後,人類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時,竟也在地表下發現一塊一模一樣的石板,石板出土的瞬間,立即朝土星射出了一道訊號。為了追查真相,美國派出太空船「發現號」遠征土星。五位太空人最後僅有一位倖存,他名叫大衛.鮑曼。當鮑曼最後終於抵達土星,卻發現了另一塊更大的石板……。

克拉克除了是作家,同時也是太空科學研究顧問,是少數具專業科學家身分的科幻作家。他一生作品共60多部,被翻譯成30多種文字,全球銷售量高達千萬冊。儘管他的作品重邏輯,又有許多豐富的科學知識,但因其擅長文學性的描寫,筆鋒優美富有情理,不但不艱澀,反而好讀易懂,讓世界各地的科幻小說迷們皆深陷其中。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