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織田紀香 掙脫外表包袱,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文/李雪如
金黃色的長直髮襯著完美妝容,貼身的迷你裙下,露出一雙修長美腿,腳底下踩著的是十幾公分的細跟高跟鞋,妖嬌的體態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這是織田紀香給人的第一印象。
等到實際開口,聽到那沙啞低沉的嗓音,好多人顧不得禮貌,難掩臉上的驚訝表情,原來「她」是個「他」,又是另一個震撼。
喜歡女裝打扮,工作比別人更出色
「沒錯,我是男的。」從不避諱談論自己的性別與裝扮,本名陳禾穎的紀香,外表看上去就像個職場女強人。目前在網路行銷公司擔任行銷總監的他,有老婆、小孩,既不是男同志、也不是變性人,只是從小就覺得自己適合女性打扮,因此選擇了一條與大家都不一樣的路。
忠於自我,說起來簡單,但選擇和大家不一樣卻讓紀香吃足苦頭。當大家都站在同樣的起跑點,紀香的性別與外型反而成為一種包袱,讓他硬是落後了好幾步,因此他比任何人都要認真。
五專唸的是機械科,畢業後選擇網頁設計工作,為了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他每天晚上逛網站看設計,一次試作兩、三個版型放在自己的網站上,測試網友的喜好。由於本身的興趣,加上後天的努力,紀香一路升上了藝術總監。後來,他發現網頁設計師也要會寫文案,便強迫自己開始練習,藉由大量閱讀學習他人的優點,也從報章雜誌學寫作、下標。紀香每天寫一篇文章,而且不分主題,有時是工作觀點、生活記錄,有時則是介紹自己作品的文案,「原本網站只是放單純的設計稿,加上文字說明之後,更能讓人感受到設計的特色與生命力。」
一萬小時的努力,徹底投入就能改善
紀香說:「就好像成功需要一萬小時的努力,只要徹底投入,就能改善問題,久了就變成一種技能。」漸漸的,紀香發現自己腦子反應變快,不僅打字能跟得上思考的速度,在BBS發表的文章也常被版主標示成重點或精華,講話的方式和速度也改變了。現在紀香寫文章有如行雲流水,他可以邊寫邊組織架構,才剛出書的他一星期完成了七萬字書稿,如果不是他自己提及,字裡行間完全看不出他曾經有書寫障礙。
在《我,選擇不一樣》書裡,紀香與讀者分享了許多他在職場上的所見所聞,像是求職屢次被拒絕,面試時一心只想等面試官開口詢問,就這麼呆坐了五分鐘;老闆交辦的工作,只知道被動等候客戶回覆,卻不知道要自己跟進;身為基層人員老是抱怨對公司的不滿,卻未曾採取行動改變……,很多狀況你我或許似曾相識。當初之所以選擇這樣的主題,是因為紀香認為很多工作者雖然專業能力提升了,但職場上的應對進退卻未能同步成長,希望藉由自身經驗的分享幫助讀者,讓他們知道有人也曾經與他們處境一樣,而且知道如何處理、跨越障礙,以免老是在原地打轉。
披負著荊棘前進,宛如半澤直樹翻版
20 歲就踏入職場,紀香形容這一路的過程就好像披負著荊棘前進,他不但要比一般人承受更多負面觀感,工作運也不太順遂。書裡面提到的,熬夜加班、被主管當眾指責都還只是小事;書裡沒寫到的更加戲劇化,紀香遇過老闆半夜跑路,詐騙集團把公司設備搬光,隔天要出貨的產品卡在貨櫃裡,因為當時還沒有高鐵,他只好趕緊載著機械科的老師們驅車南下,連夜解決。
每次總得要到山窮水盡時才能絕處逢生,乍聽好像日劇才會發生的情節,都讓紀香遇上了,「我看《半澤直樹》的時候,就覺得跟我好像,常常退無可退就會急中生智,展開反擊。」因為工作運太過乖舛,朋友甚至開玩笑絕不和他在同一間公司上班,有時紀香難免會想:「可不可以這次是好事?不要有狀況?」可是偏偏經常事與願違,也讓紀香大嘆在職場求生存好難。
用女性外表在職場闖蕩 15 年,紀香用事實證明,性別與外表並不影響自己的專業能力,而隨著社會價值愈來愈多元,愈來愈多人接受、包容紀香的不一樣。雖然過程走得很艱辛,但紀香還是要鼓勵大家:「堅持做自己,你的人生肯定會不一樣!」
看更多網路名人的人生與閱讀:
楊照 × 詹宏志:你以為你懂得獨處與閱讀,其實並不!
翟神教你這樣想:禮貌不是問題、分數不是標準,突破框架才能看到真核心!
網路趨勢家詹宏志 《城市人》用社會學談台北城
唐立淇:不上電視並不會讓我消失,我在網路的世界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