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圖看懂全球經濟趨勢》:輕鬆閱讀地圖,拓展國際視野!

文/薛怡青

試讀連結

你知道現在歐元的創始概念源自於拿破崙?你身上穿著日本成衣品牌Uniqlo的成衣工廠已預備逐漸徹出中國大陸的代工產線?甚至以美國為根據地的製造業中,有37%的企業計畫考慮讓生產據點撤離中國?

翻翻家裡衣櫥裡的衣服標籤,上面印著標有「Made in China」字樣,現在成衣製造的產地來源幾乎有九成以上都來自於中國;再拿起智慧型手機、筆電,也都在某處會印著「Made in China」的標記。記得今年初看到美國《華爾街日報》的一則新聞報導指出,許多成衣製造商已將代工製造移出大陸,甚至直接至東南亞設廠。

有著「世界工廠」的中國大陸,為何不再成為代工重鎮?當時我想原因不外乎代工人力費用上升,業者為求降低成本,繼續尋找更低人力成本的新代工區域,就像台灣近幾年來面臨的問題一樣。

直到某個偶然機會,我翻閱到這本《用地圖看懂全球經濟趨勢》,才了解除了人力成本因素的考量以外,還有更重要的因素。在這本書裡並沒有長篇大論解釋為何許多代工廠開始逐漸徹出中國大陸,但是有一句話卻讓我眼睛一亮:「『世界工廠』的地位已經無法滿足中國,中國開始為成為經濟大國邁出新的一步」。

這句話點醒了我,以往認為是世界代工廠的中國,其實其早就積極的想要走出只有代工的命運,而朝向海外輸出為目標,甚至以「品牌」輸出為重。

我們身處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裡,自不可能將「台灣以外」的人、事、時、地、物摒除於外。但是往往閱讀國際新聞、財經新聞時,很多人的反應都是有看沒有懂,對於國際觀的視野,很多人也一知半解,更別提到搞懂「經濟」兩個字。

我們也許並不一定要成為經濟學家,也不一定搞懂所有的經濟學名詞,但是,了解財經新聞裡所探討的事情,也能有助於我們日常面對各種事物的決策,例如:全球房地市場正在泡沫化,台灣也會步上後塵嗎?面對高居不下的房價,何時是進場的好時機?原物料上升,是否影響我每天買麵包的價錢?以至於影響我每月少存1000元的存錢計畫?

我把《用地圖看懂全球經濟趨勢》這本書當成一本工具書,書中沒有艱澀的經濟學術語,每一篇章都用一張地圖來顯示主題,讓讀者一目瞭然。

尤其書中有一張圖表令我印象深刻,就是近來歐洲因經濟蕭條,移民流動路線的反轉。以往認知中,移民路線應是從開發中國家移往先進國家,但是書裡的一張移民動線圖卻顯示,在金融海嘯過後,由於歐洲許多國家面臨財政困難,反而開始出現回流前殖民地的移民潮漸增。

從圖中可以發現葡萄牙人民移往巴西、或非洲的安哥拉。甚至書中也指出,原先接受大量移民大國的美國,近年來也因美國境內經濟不景氣、就業機會銳減,因而開始提高移民的門檻,對於移民管制的規則轉為嚴格管控。

書中另一張圖也是閱讀起來相當有趣,圖說名稱叫:「避稅天堂在哪裡?」對於有錢人,這張地圖應該是相當受用與重要,答案就在:加勒比海的小島國。

加勒比海附近的加曼群島可說是世界資金的集中地,這裡也是富人們的逃稅天堂。由於2011年日本Olympus爆發假帳醜聞,揭開了開曼群島的許多金融機構成為各國企業在島上開設紙上公司,利用此地作為避稅或洗錢之地。

也許開曼群島因醜聞而聲名大噪,島上的金融機構如今已被要求要透明化作業。但還是有其他避稅天堂的存在,於是書中透過一張地圖,清楚的把地球上其他也能作為避稅之地的群島一一列出,例如:巴哈馬、維京群島、南太平洋的庫克群島,以及歐洲的摩納哥等。

由地圖可以看出,這些都是相當小的國家。但明知成為避稅天堂並非太光明之事,為何這些小國仍朝向此發展呢?

書中提到,領土狹小的國家如果沒有重要的資源或基礎產業,國家的經濟就難以發展,因此這些國家透過優惠關稅措施,藉此吸引海外資金進駐,成了避稅天堂。看來,這些小國為了國家經營而不得已的抉擇啊!

翻閱《用地圖看懂全球經濟趨勢》真是一本有趣又有用的書,尤其當我們大家都身處在全球經濟村裡,任何一個地區的波動,都可能引起各種不同的漣漪反應,無論你對經濟在不在行,當我們總是在探討國際觀與競爭力時,也許換一種模式,透過閱讀地圖來理解我們所身處的世界,也是一種拓寬自己國際觀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