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源自壓抑《黃壁紙》喻女性困境

(Photo from wikipedia

「壁紙上的圖案暗沈到讓人摸索紋飾脈絡的目光無以為繼,卻又依稀可見到不斷激引人想一窺究竟,而每當你循著蹩腳而左彎右拐的弧線一小段距離,這些線條會突然自殺──以突兀的角度縱身下墜,在出人意表的相互牴牾中摧毀於無形。

壁紙顏色討人嫌,幾乎讓人反胃,是種鬱悶不潔的黃色,在日光緩慢移動下詭異地淡去了色彩。有些地方呈暗沈又乏味的橘色,另有些地方則呈令人作嘔的硫磺色澤。

難怪小孩們討厭這壁紙!如果我自己要在這房間裡久住,我也會油然生厭。約翰來了,我得把這藏起來──他不喜歡我寫東西。」──夏洛特‧吉爾曼,《黃壁紙》。

小說《黃壁紙》描寫一名疑似罹患產後憂鬱症的婦女,與醫生丈夫一同到鄉間休養,她被安排住進一間貼滿黃壁紙的古老育嬰房,被陳舊斑駁的壁紙終日環伺。她厭惡這囚禁自己的狹小空間,而壁紙上的紋路彷彿有生命似的,待她凝神細看時,彷彿有一個、兩個、三個……女人在牆上緩緩蠕動、爬行,這般景象使她最後陷入瘋狂。

黃壁紙》帶有濃厚的自傳色彩,是吉爾曼根據自己精神不佳時受到的拘禁治療為題材寫下的作品,她藉著這篇作品告訴她的心理醫生,禁制書寫、拘禁醫療是會有反效果的。此外,透過吉爾曼的第一人稱敘事口吻,讀者們能在驚悚詭譎的書寫氣氛中,察覺到作者長久關注的女性議題,如一開始發現黃壁紙的紋路太過「違反常規」,女主角因而對它生厭,同時壓抑了自身對突破傳統束縛的渴望。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