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錯迴旋曲》成為作家的代價

文/編輯部

倒錯迴旋曲立即購買

有沒有過這樣的觀影(書)經驗,隨著導演或作者的敘事手法,不由自主地跟著情節走下去,等待已久的結局,帶來的是一陣錯愕。然後當你以為故事就是如此時,才在最後字幕跑完,或是僅存的兩頁中,發覺敘事者備製妥善的真正謎底。貼心的導演,會用剪接畫面來幫我們釐清隱藏在各片段中的線索;而若閱讀的是一本書,快速重新翻閱每個章節,汲取恍然大悟的大讚(或怒斥?),就是必然要費的功夫了。這樣說起來,數位閱讀的便利,在閱讀此類作品時,倒是幫了讀者一個大忙!!!

折原一的「敘述性詭計手法」代表作《倒錯迴旋曲》就是這樣一個,充滿「觀影節奏」的作品。

故事的開頭很簡單,一個充滿抱負的作家,拼命想寫出一篇好作品,爭取文壇大獎。但在一個意外中,弄丟原稿了。正當他悔恨不已時,發覺自己的作品,竟然被刊登在得獎期刊中,正當他決定要釐清真相時,等待著他的……卻是不見兇手的死亡案件,而且嫌疑直指自己……。

很日常性的開頭,稍微小嚇一跳的轉折,但這些似乎都不足以滿足推理讀者。折原一「敘述性詭計」可怕的手法,就是早已將解謎的線索,隱藏在字裡行句中,再組合成另一套的邏輯,引導讀者完全朝另一方向去思考,甚至「設計」出一些劇情上的關卡,來讓讀者破除。在動腦解謎快慰後,最後得到的獎品,就是讓你瞠目結舌的結局,還有逐漸浮現在腦海中,那些看似零碎片段,卻是折原一早已丟給你的真相拼圖。

如同這本書的導讀所說,「敘述性詭計」本身就是隱含在字裡行間的手法,因此提出這本書是「敘述性詭計」作品,本身就是一種暴雷。那又如何?就算你我都知道作者想要好好玩弄讀者,就算你我都猜想到作者劇情走向的第一步、第二步,又會不會步上「輕視」的後果,走向更愉悅(或更咬牙切齒)的閱畢情緒中呢?

開始閱讀這本書吧,無論你是費盡心思或是順流而讀,都會在不同時間段落,進入這場倒錯迴旋的詭計中!!!

本文收錄於《犢月刊 NO.15》,歡迎免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