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夏民用功讀世界】想寫好履歷,你需要編輯力!

正如同美國暑假大片總在每年五月開打,台灣的求職戰爭也是五月開始升溫。許多畢業生已經開始投遞履歷,並默默地在數字開頭人力銀行的戰場上與好朋友們捉對廝殺了。

老實說,履歷是無聲的槍火,許多人希望它一槍擊中人資的心,於是字字斟酌,想方設法從幼稚園開始蒐羅回憶中值得提及的片段,一股腦把文字寫上去,希望能夠讓子彈大顆一點,威力會比較強大。殊不知,承載太多訊息的履歷,也就是你寄予厚望的這顆子彈,往往還沒有射出去,就已經卡彈爆炸了。

一張失敗的履歷,就算上頭真的貼滿十枚勳章,也不會換來青睞的眼神。

「這世界怎麼會這麼殘酷啊啊啊!」得不到回應的你,心裡頭一定有過這種吶喊。但是,今天如果你要看一場電影,你會希望看一部剪接得很精準、不會拖泥帶水的片子,還是會想看一部每個場景都有事情要提但一路看下去落落長卻找不到重點的電影?如果是後者,你一定看到一半就會嚴重翻白眼,乾脆把手機拿出來,來一場轉珠遊戲說不定還比較有趣。

換個角度想,每間公司的人資(或任何負責閱讀履歷的人),在畢業季節或任何公司開缺的時刻,每一天要看多少封履歷呢?如果你是隨緣又豁達的人資,或許拿電風扇吹一吹讓可以無緣的人隨風而逝,但若你還算認真,勢必會每封履歷都打開來看個幾眼,此時,除了公司規定的學歷或證照要求之外,你要在每一封履歷上花多少時間?

說穿了,寫履歷就和寫小說一樣,都是一場爭取眼球注意的戰爭。不想在這場戰爭中被埋沒或是被打敗,你除了要有身為作者的自覺之外,更要讓自己抽離一些,變成一個嚴厲(拿著狼牙棒)的編輯。為了作品好,可以狠狠搥打自己寫出來的履歷,直到把雜質全部噴飛打掉,把該有的特色全部敲到應該有的位置上,也絕對不讓特色亂跑,反而互相遮掩,變成一份什麼重點都看不到的履歷。

「不會吧,不過是一份履歷而已,有必要為此變成惡鬼嗎?」

「沒錯!為了淬鍊一流作品,編輯就是要有化為惡鬼的覺悟啊啊啊啊啊!」

一般來說,編輯的工作內容除了校對錯字(和邏輯)之外,還要潤飾文字、刪除或重組段落(或作品),還要想辦法為這一部作品製造行銷話題。

編輯力運用在履歷書寫時,最基礎的,除了要減少錯別字發生之外,更要檢查自己的句子寫得是否乾淨俐落,讓人看得懂,又能夠一眼看出重點。其實,對於撰寫履歷的新鮮人來說,突顯重點是第一個困難的階段。此時勢必得在內心上演一場難分難捨但還是得切乾淨的斷捨離,於是,仔細審視人生經驗,標出稍微無用、比較弱的經歷之後,便要狠心刪除,絕對不能讓太多小事阻礙了大事的光彩。

接下來,或許也是最困難的階段,就是要為自己的履歷製造行銷話題,也就是哽。有些人會用自嘲的方式,也有些人會在自傳的第一句話寫下驚人的句子,例如「我曾經被外星人綁架過。」不會吧!外星人綁架!而且為什麼不用驚嘆號而用句號呢?我猜測那個人就是要表現出一種沉穩平實的語氣,彷彿他見過無數大場面,上了飛碟又被植入晶片不過是沒啥好大驚小怪的事兒……哽不代表一定要好笑,絕對不要被「有趣等於好笑」的刻板印象給騙了。說穿了,哽不過就是足以標示你與其他人不同的特色,與其造假,不如仔細觀察自己究竟哪裡與眾不同。

如果寫完履歷,自己看了嘴角都會微笑(心裡面還會說:「哎唷,還挺像樣的嘛。」)那成功機率應該就有百分之五十五。怕只怕,自己沒有審美觀,應是把一些很無趣的事情當作是人生中的大成就,那就會造成反效果了。至於百分之五十五如何變成百分之九十九,除了拜拜或是多做好事之外,大概就是觀察身邊事物,好好地用肉眼閱讀這個世界,想辦法讓自己擁有好的品味。

一篇好履歷絕對是一則精彩的故事:透過閱讀,他人得以理解你是誰,甚至對你產生興趣,想要更接近你一些。其實相同的概念也能運用在人生中的各種階段。如何善用運用編輯力,或許會是讓自己過得稍微幸福一些些,更能隨心所欲的小秘訣喔。

【用功推薦延伸閱讀】
想要獲得編輯力,除了大量閱讀之外,或許可以參考編輯寫的書,首推《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王聰威的《編輯樣》(可惜還沒有電子書)。另外也推薦陳穎青的《老貓學數位PLUS》、傅瑞德寫的《一個人的出版史》和(有點害羞咧)我本人的《飛踢,醜哭,白鼻毛:第一次開出版社就大賣 騙你的》

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