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用閱讀理解這個世界/「每月一書,以書策展」第七次聚會
文/葉彥希
有人說:「臺灣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理盲、濫情。」人稱老查的「每月一書,以書策展」主辦人李全興認為,如果能提升閱讀能力,那麼這兩個問題應該可以獲得相當的解決。在12月的「每月一書,以書策展」活動中,上半場邀請了正在推廣閱讀能力,同時也是也是台灣文學家黃春明兒子的黃國珍,來和大家聊聊他目前的一些心得。
即使氣溫頗低,這一天的閱樂書店還是湧入不少愛書人。這一天,不談書,要把時間,留給「閱讀」。
黃國珍回憶,自己其實也是在兩年前與若水國際合作時,才開始在意閱讀能力這件事。當時有許多教育專家都表示,如果臺灣教育有什麼需要被立刻改變的,那必然就是臺灣孩子的閱讀問題。在臺灣,識字率幾乎是百分之百,但是識字率與理解能力並不相同。
黃國珍分析,一般人所指的閱讀,幾乎都僅止於閱讀課本,這很奇怪,因為課本的用途是「正確解答」,培養學生迅速解題的能力,但是這些答案並不是真的記在腦海中,而不過是放在暫存記憶體應付考試用,當考試結束,暫存檔就清空。這種迅速解題的能力,自然與真正的「理解力」有著一定的落差。
閱讀是理解世界的關鍵
黃國珍表示,這幾年臺灣的教育鼓勵大量閱讀,這很棒,不過他也用呼吸來做比喻:「大家很在意空氣的品質,所以我們關心每一項空氣指數,但呼吸這個動作的品質我們卻很少關心。」所以他認為鼓勵學生讀《紅樓夢》、經典是很棒的事,但孩子是否能理解呢?
閱讀其實是提取訊息、廣泛理解、發展解釋,最後得到統整的一個過程,如果無法引導思考,無法讓孩子的大腦除了編碼並解碼,那麼經典對孩子只是天書。所以他開始關心把閱讀的「量」轉化為「質」,讓學生面對象說明書或是網路文章這種更活躍的文本時,具有解構與建構的基礎。
然而,黃國珍也坦言,推廣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反而是老師。許多時候老師都希望獲得正確答案,才能應付學生的疑問;但閱讀恰恰是一個沒有正確答案的能力。他無奈表示:「我們用答案訓練出有效處理事情的一群人,但這群人沒有思考能力,這在創意經濟的時代是多麼可怕的現象。」
分享中國珍一再提醒,唯有讓孩子有提取訊息、廣泛理解、發展解釋、統整的能力,才能在面對各種現象、問題中取得足夠的資訊,進而理解他人、瞭解困境,才能進一步思考解決方案。對任何人來說,這也才是面對世界的基本。
從松浦彌太郎讀出人生的自我提醒
下半場,由自認很怕與大家說話的老查與大家分享近年來非常紅的作家:松浦彌太郎。老查表示他幾乎看了松浦的所有著作,這是一位很有能量的前輩。老查將松浦分成幾個面向:
- 流浪者
老查表示,松浦很喜歡亨利米勒(Henry Miller)的書籍,屬於咆哮世代的作者。松浦或許受到那種自由的感召,自己打工存了一筆錢就去美國旅行。那旅行很苦,應該也離他想尋找的自由有點距離,但他最後發現自由不是要去哪一處追尋,而是在自己身上。 - 單幫客
在美國的日子訓練出松浦的美感與嗅覺,他開始幫一些店家帶美國的好書或是設計品進日本,慢慢經營出自己的風格與名聲。他也注意到「需求」與「價值」的意涵,舉例來說,他就曾將《Life》雜誌的廣告頁撕下,賣給日本的店家。老查說他以前也拿了很多日本戲院的小傳單,後來去香港才發現「哇!原來這可以賣錢,還不便宜。」 - 開二手書店
當老查秀出了白色的貨車照片,大家都露出了「我看過」的表情。老查表示他就每天開著車四處巡迴,裡面的書當然是透過松浦的經驗去挑選的,十足的個人特色。慢慢的,他也開了實體店面,號稱文青去日本必拜訪的店家之一,所以老查自己也去看了一次。 - 雜誌總編
當二手書店經營起來後,就有雜誌社來找松浦當總編輯。當時,松浦其實很猶豫,他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能力。但松浦給自己的座右銘是赤裸裸的面對世界,當他發現雜誌社老闆是真實的面對並提出需求,他也應該認真地回應,因此也就接下了,而雜誌的風格當然就是現在也頗為流行,以「物」為主的生活品味誌。 - 散文作家
老查說,松浦自認有一個「每篇文章無法超過1,200字」的障礙。老查認為這或許是因為他赤裸裸的面對世界,導致文章都不會太長,但各自都非常用力的展現自己。
每天留一個小時給自己
老查認為,除了以上的角色歸類之外,松浦其實還有些有趣的特點。拿「玩物」來舉例吧,松浦當然因為經驗訓練出了自己的品味,但他不迷信大牌,而可以從欣賞中找出自己的趣味。這也是目前台灣玩物還沒到達的境界。
習於貫徹自己意志,也讓松浦特別著眼與當下與未來。從兩個小例子,就可以看出他這樣的企圖:松浦認為40歲時應該要建立一個20-40歲的年表,仔細回想,接著寫完後就遺忘吧。另外,每天要給自己1小時的獨處時間,不設定目標,將自己的想法都寫下來。
老查也對這兩點非常有體會,尤其他也試過每天留下一小時給自己,意外發現許多想法是在上班工作時無法想到的。只要將這些想法集合,往往就是另一個創意的開始。
對於「說書」,老查自己也比較喜歡將好幾本書集合起來,因為這不會只是單單的討論劇情,反而像是到一個小小博物館看展覽,從短短的旅程裡認識許多面向,或許不會很深入,但卻能成為一個美好起點,而這也就是「每月一書,以書策展」活動的初衷!
延伸閱讀:
※ 本活動由閱樂書店協辦,每月固定於該地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