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的轉轍器
文/怪熊
轉轍器能切換分歧的軌道,讓列車得以改變路線,在好萊塢警匪片裡的曝光率相當穩定。人生跟列車軌道不大一樣,半數以上的人沒那麼福份沿著前人鋪妥的軌道施施然前行,而是要一邊走、一邊鋪,有餘裕的時候多牽幾條線,如此而已。
當前的人類生活似乎正逐步「膠合」,工作與閒暇的分野難辨,家庭也未必是人際關係的核心,畢竟共餐也可以划手機。要工作到幾歲、預備了怎樣的條件才退休?答案也越來越因人而異。科技新貴三十歲末就款了包袱去花蓮開咖啡店,投資賠錢的五十幾歲小資不得不在新人輩出、頻頻施壓的職場上死皮賴臉。在人生的轉轍關頭,《三大叔樂活退休術》相當值得參考。
顧名思義,本書由三位大叔合寫,田臨斌闡述樂活概念,施昇輝教理財,王健宇則顧你身體,保重健康。雖然三人都算頗有身家,這本書卻是寫給一般大眾的,裡頭的規劃與實行方式,大抵都不算太刁難,尤其如果年輕一點就讀到,照表操課即可。
生活的品質是本書的核心,三位大叔都緊扣著這一點來闡述自己的經驗與心得,幫助你創造有品質的生活所應具備的條件,作你最穩當的轉轍器。至於退休生活要以什麼為價值,那個括號則留給你自己去填。這是一本方法書。
本書稍嫌美中不足的地方,應該是沒有談到自我教育。可惜之處在於,我們身處的時代大概是人類史上自我教育的資源最普及的時期,就當逛花車特價,想辦法不斷充實自己的內涵,在伴侶關係中也比較不會讓對方膩味喔!這當然不限於學院知識,(比方說)學習怎麼穿衣服也很意思啊——日本的銀髮族就值得效仿,經歷過昭和時代的人,年老也穿得健氣高雅,這就需要文化的累積。
怪熊小編自己期待的是一種顛覆退休概念的書,是談論一直工作到真的做不下去的年紀才罷手的書。聽起來超糟的!不過怪熊心目中的工作,也不是在內容農場網站複製貼上網路文章這種,交給機器學習可也的事情,而是更能培養與發揮人的特質、難以被機器取代的工作。各位老到的大嬸大叔,分享一下嘛!
Photo by Internet Archive Book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