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克伯選書是歐普拉第二? 可別太早下定論

編譯/陳慧敏

Facebook 創辦人暨執行長馬克‧佐克伯(Mark Zuckerberg)13日舉辦首次臉書線上讀友會,邀請作者 Moisés Naím 線上問答。他發文給 3,000 萬全球臉友,吸引 25 萬人加入「A Year of Books」社團,全球媒體爭相報導,結果,這場書友會只來了不到 200 人,對作者提問 137 個問題,大多數問題都很笨,還有些讀者是上來要這本的盜版PDF檔,壓根就沒讀這本書。

媒體把佐克伯雙週精選一書,自然聯想為美國脫口秀女王歐普拉第二,不過出版人卻認為,佐克伯壓根就不是歐普拉第二。

《紐約客》引述出版《The End of Power》的 Perseus Book Group 出版社圖書執行長史汀伯格(David Steinberger)說,歐普拉和佐克伯的選書差別太大了,一個是梅西百貨的感恩節遊行,另一個只是快閃。

歐普拉選書盛況 已成追憶

談到歐普拉選書,美國出版人都眼睛發亮。《紐約客》引述退休出版人麥克達菲(Camille McDuffie)回憶,歐普拉從 1996 年開始宣布首次選書,到 2011 年脫口秀停播,16 年之間,捧紅無數本書,比如歐普拉在 2007 年選讀 2002 年就出版的舊書《Middlesex》,竟狂賣 71 萬本。

當時,書只要貼上「歐普拉書友會」(book club)標籤就大賣,作家頻頻向出版社打聽,有沒有管道讓自己的書受到歐普拉青睞,歐普拉選書的謠言滿天飛,作家也會自動自發寄書和寫長信去給節目製作人毛遂自薦,熱絡情景成為出版史特別的一頁。

最讓出版人稱道的是,歐普拉選書的操作流程非常細膩。《紐約客》報導,FSG 出版社發言人塞羅伊(Jeff Seroy)說,歐普拉製作人會事先聯絡出版商,告知選書,讓出版商簽署保密條款,出版商會私下提早備貨,徵集書店訂單,「我們必須去申請新的 ISBN 號碼,讓書目保密。」

不過,佐克伯卻沒有跟任何出版社打交道。曾跟歐普拉選書合作的史汀伯格說,佐克伯是在週五晚間十一點突然宣布選了《The End of Power》這本書,他還是看到自己的臉書和推特被憤怒留言灌爆,抱怨此書沒庫存,他才知道好運上門,根本措手不及。

選書流程還要更精緻才能轉換為銷售並刺激閱讀

NBC 晨間節目《Today》專欄作家作家斯佩克特(Nicole Spector)引述《出版人周報》編輯主任米里特(Jim Milliot)說,經營書友會原本就很困難,佐克伯書友會情況很正常,但佐克伯的確有能力賣書,銷售疲弱的《The End of Power》,一經他推薦,從亞馬遜第 45,140 名,衝上亞馬遜暢銷書前十大,根據尼爾森資料,這本書 2014 年只賣 1,120 本,卻在 2015 年第一週(從1/4日起算),賣了 12,015 本。

不過,佐克伯的模式會遭遇挑戰。米里特說,因為大多數出版社都沒有足夠現書,能快速回應爆衝的市場需求,而且,佐克伯只給讀者兩週的時間去讀一本書,當書店,特別是獨立書店追貨時,佐克伯的讀友會已經開始讀下一本書。

斯佩克特說,仔細比較歐普拉和佐克伯,兩者共通點很少,佐克伯自己也沒有把「A Year of Books」稱為書友會,而以挑戰、社群稱之。其實,與其說是書友會,不如說是讀書比賽(a book race)。

《華盛頓郵報》分析,佐克伯選書可能要改變節奏,或者改變選書。《The End of Power》讀來完全稱不上輕鬆愜意,這本書厚達 320 頁,代表讀者得日讀 23 頁,才能跟上佐克伯腳步。

另外一個是技術問題:臉書的排序和過濾演算法,並非按照時序,也不是多數人按讚就會出現,而是按某種更抽象、更隨機的衡量法,導致線上書友會的貼文被淹沒或隱藏,大多數人壓根就不知道此活動,線上問答拉拉雜雜地出現在網頁上,也因此臉書並不是線上問答的好場所。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garann

資料來源:

  1. The Zuckerberg Bump
  2. Mark Zuckerberg’s book club opens with a disappointing first chapter
  3. Mark Zuckerberg’s Astute Book-Club Pick Sheds Light On How We Work Today
  4. Why Zuckerberg’s book club isn’t like Oprah’s
  5. Mark Zuckerberg’s book club is off to a pretty lame 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