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記得家鄉的味道嗎?
文/鳳梨
前一陣子,網路瘋傳臺灣各縣市的特徵,太有趣了,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臉書上瘋轉,同事則不斷站起來:「才不是,我是xx縣的,哪有這麼誇張」、「沒錯沒錯,我家就是這樣」。我看到基隆的那則,大笑不已,第一條是:「不管去哪都要帶傘」哈哈哈哈哈哈哈,住在南港一帶的也一樣啊!
不過第十九條有點悲傷:「客運一下車覺得海洋廣場很臭的,就是外地人」,這確實是我童年的回憶。與其說基隆人不覺得臭,不如說這是一個接受的現實,我一度以為只要是港區的海水都是這樣黑這樣難聞。但這印象有好的改變,近年港區的味道有消散些,不知道是我習慣了?環境改善了?還是我重新喜歡上這美麗的港口?
當東北風的入口在味道有逐漸好轉的趨勢時,母親之河濁水溪的兩岸卻背負著另一種味道。
每年秋、冬兩季,東北季風會將六輕的排放的氣體吹往南方,首當其衝受影響的就是雲林縣台西鄉;相反地,每年夏季盛行南風時,就換彰化縣大城鄉台西村村民就得忍受。
六輕豎立了398支煙囪在雲林縣台西鄉,那裡是我國中老師說的全台最窮之地,既然最窮,接受大型建設絕對是政治的重要籌碼。只是我壓根沒有想過地圖上還有一個台西,它們就像黑色喜劇的橋段,倘若不是「一個很慘,另一個更慘」的話,兩者最大的差別恐怕只有行政層級了。而什麼叫做「一個很慘,另一個更慘」?因為雲林縣台西鄉因為與六輕在同一個縣市,所以收得到各種補助,但彰化縣大城鄉台西村呢?抱歉,因為縣市不一樣,所以請回。
這真的是很啼笑皆非的狀況,難道廢氣會自己固定在縣市邊界不成?雖然憤怒,但想想後又能接受了,畢竟「白海豚自己會轉彎」這種話都能成為台港兩地政治人物支持建設的理由了,空氣不會縣市流通只是剛好而已。
《南風》記錄了那更悲慘的台西村,用大量的照片構成那在電腦前的我無法體會的南風味。台北,南風吹拂的日子我們都在冷氣房度過,聞的是經過機器過濾的空氣,通常擔心的是水塔乾不乾淨。我打開書中的每一頁,望著一個個人名,一張張黑白照,以及照片裡那一張張在世者捧著的遺照,絕望的氣味傾洩而出。對台西村現存的村民來說,他們雖然在人間,但就像《南風》作者鍾聖雄說的:「也許人間只能存在地獄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