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貓出版偵查課】紙書編輯早就標記好電書檔案結構了為什麼我們會看不到?
最近因為網路書店的電子書推動,出版社之間開始有一點小壓力,要認真考慮製作電子書了。但實際到編輯工作的現場一看,我們還是會發現大部分編輯對於電子書製作仍然有氣無力,不情不願。
很多推動電子書的人會覺得編輯真是保守又不知變通之至,改個流程,換個工具,好像要他老命一樣,怎樣都不肯改──要做電子書?那是技術部門的事,我事情已經夠多,別再叫我做更多格式了……排版檔不都給你了嗎?
可是現在大家都知道,紙書排版檔要做成電書,代價實在很高,你要重新轉回純文字,再請人根據紙版樣子,重新再標示章節結構,再輸出如 EPUB 之類的電子書格式。而這些事卻是百分之百的重複白耗工。為什麼呢?因為標示章節結構這件事,編輯老早就做過了呀。編輯做過的事電書部門再做一遍,這不是白費工嗎?
──我知道是重複做工,但編輯不肯做出電子書能用的檔案,我們也只好自己再做一次,這是萬般無奈啊。
電書製作部門的苦衷聽起來合理,但這其實是沒有考慮實際工作現場的辯護。
如果要事情能成,你就不能加重編輯負擔
電子書需要符合 HTML 語法的結構標記(例如:<h1>大標</h1>;<h2>小標</h2>之類),如果你的製作流程只知道說「我要章節結構標記清楚的檔案」,而不理會這件事如何在編輯現有工作流程中自然實現,那麼兩個部門彼此抱怨也就理所當然了。自然實現結構標記?我在說笑嗎?當然不。
首先,為何要強調在編輯「現有流程」中自然實現呢?因為至少就目前為止,做出電書檔案對編輯部幾乎是毫無績效誘因的。光憑著政策要求,不可能改變編輯的心態,因為電子書業績比重太低,編輯把全副心神投注在紙書上都來不及,哪有餘力另外製作電書?所以如果不在現有流程中完成,那等於是要求編輯額外花力氣做跟績效無關的事──想當然事情會推不動。
其次,我竟然說可以「自然實現」,有這麼好的事嗎?答案是有的。
HTML 是一種標記式語言(標記式語言意思就是,標記和內容共同寫在文字檔上,例如:這是 <em>重點</em>),編輯標示章節結構,同樣也是一種標記式語言。只不過 HTML 這種標記法是給電腦溝通用的,人寫的話可費勁了(好吧,也有人說直接寫 HTML 很簡單,這我不予評論);而編輯標示章節結構用的則是自然語言,人能懂,但電書編輯器看不懂。
去年我在臉書上做過一個小調查,請問編輯同行如何在原稿上標示編輯排版指令,跟美編溝通?選項包括:
一、印出來用筆標註;
二、直接在文字檔上註明●●●這是大標、這是圖說●●●
三、使用 Word 樣式;
四、用 Markdown 符號標記
五、使用 XML(驚)
六、其他
結果答案是,一、二、三。是的,到現在還有人會把文字稿印出來,然後拿螢光筆在上面畫線,告訴美編說綠色螢光筆畫線的是大標、橘色是小標、藍色是引文要縮排……
這三種標記辦法裡面,只有第三種「使用 Word 樣式」,可以讓編輯指令被專業排版軟體自動接收(但接收的層次有限,不夠完整),其他兩種全部仰賴美編手動轉換。美編看見你註明「●●●這是大標●●●」,就把那一行設為大標段式,然後手動刪掉「●●●這是大標●●●」的註記。
事實上編輯早就做了電書檔需要的東西,只不過……
這些流程的奧祕你注意到了嗎?是的,無論採用哪種標記方法,編輯都需要先做「這是大標、這是小標……」的工作。這是編輯指令的一環,而這件事情正就是在標示電書所需的文本結構──紙書編輯早就標示好電書檔需要的東西了,只不過我們看不見、用不了,只能請電書製作部門又重做一次。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兩者做標記使用的是不同語言,一邊是自然語言,一邊是 HTML 語法標籤。
還好它們全是標記式語言。只要標記格式是固定的,甲標記和乙標記之間就必然可以寫出自動轉換的程式。所以我們的任務就很清楚了,只要找到一個讓編輯「下編輯指令」這件事的成果,能夠被排版程式自動接收就行了。
印出原稿用螢光筆註記是下編輯指令,在文字檔上加註「●●●這是大標●●●」也是下編輯指令,使用 Word 註記樣式一樣也是下編輯指令,只要找到一個最容易轉換成 HTML 的指令格式,那麼對編輯而言,工作沒有增加,而流程卻可以自動化,何樂而不為?
現在看來第一優先的格式應當是 Markdown 標記法。 Markdown 語法簡單、直覺、完全與 HTML 相容、有大量成熟的轉換工具或線上服務。台灣的出版社現在應該大力鼓吹,改用 Markdown 標記來紀錄編輯指令。
Markdown 標記有多簡單呢?若以標記大標題這件事而言,那是寫「●●●這是大標●●●」,和寫一個井字號「#」的差別,工作完全沒增加(反而還少寫了好多字)。而 Markdown 標記能夠自動轉成 HTML,再被排版程式自動讀取。因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新的好處,整個製作紙書、電書的過程一致化了,不會再有重複做白工的事情發生。
做兩種格式比做一種更省錢
編輯做完的文本結構標記,可以完整準確地傳遞到排版美編的排版軟體中,效率增加(真的,美編的工作量會大幅降低),正確率提高(因為不需要手工重做一遍),電書部門可以直接拿排版檔來轉成標準 EPUB。整個流程更精簡,而能夠產出的格式更多元。
因為要做出電書,反而會改善現有的工作流程,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了。
【資源】
- 關於 Markdown 標記的語法,請見 http://markdown.tw/ 說明。非常精要,強烈推薦一讀。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Nic McPh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