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掘挖挪威歷史靈魂,李濠仲談小國生存之道
Photo from Flickr by Trond Kristiansen
文/李濠仲
半個世紀前,挪威還是斯堪地那維亞最窮困的國家,一個世紀前,它仍是瑞典的屬地,六個世紀前,它則歸於丹麥的附庸,歷史上有超過五百年的時間,它完全臣服於鄰國,二次大戰爆發,納粹軍隊亦曾占據挪威領土。總之攤開歷史,北歐童話世界述說的不光是美好無瑕的故事,至少落在挪威身上是如此。近代以來,挪威屢有如休斯這樣一號人物在歐洲社會崛起,意謂著歷經瓦礫堆裡的重建,它已然脫胎換骨。
在我暫居挪威這段期間,剛好是挪威各方表現最為成熟的一刻,產業經濟前景欣欣向榮,社會福利制度運作無礙,國家財政收支穩健。二○一三年二月出刊的《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將具有獨到政經制度的挪威、瑞典、丹麥和芬蘭視為下一階段可供各國政府學習參考的「超級模範」(The next supermodel)。
挪威自一九九○年建立起規模龐大的「政府全球退休基金」(Government Pension Fund-Global),從此邁入一個生老病死皆得照護的烏托邦社會,其境界堪稱斯堪地那維亞世界裡一枝獨秀。
因為舉國滿溢著平等主義,當地藍領勞工領取的工資,足足是英國同階級者的三倍,另一方面,挪威企業CEO平均的薪酬,則屬全球最低,人民貧富之別,遂得以有效縮減差距;少數原本運作顢頇的公務部門,在有效轉而私有化下,已可望逐步擺脫過往沉痾;販售石油和漁產,為挪威帶來了豐厚的國家財富,但藉由出口這兩項獨門的生產技術,才真讓挪威油、漁產業相繼跨足全球。長期享有優渥的社會福利,政府組織隨時予以靈活應變,還能同時保有本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這是《經濟學人》奉其為超級模範的原因,就我幾年親身所見,它對挪威的褒揚誠屬切實而不浮誇。
自二十世紀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提出「性格決定命運」之說,這句話所能涵蓋的範疇,可能已不光局限在精神病理現象,民族的性格,不也同時左右了國家的命運?好鬥者帶來戰爭,怯懦者扶植獨裁,皆有史蹟斑斑可考。挪威是什麼?也許還是個次要的問題,它所代表的民族性能對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迪作用,或許才是我於字裡行間最真摯期待的想像。
※ 本文摘錄自《小國的靈魂:挪威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