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犢講座28】施寄青的英雄之旅:特立獨行的精彩,源自心中的慈悲

文/馬致恆

與其說是講座,更像是新舊好友相聚一堂,展開一場充滿生命能量的紀念會,主角施寄青老師在這個當下也許不在現場,然而她的風範和鮮明形象,卻從未在人們心中缺席。現任群星文化出版顧問的資深出版人陳蕙慧,以略帶傷懷的感性語調緬懷與施老師過往相交的美好片段,為這場講座揭開序幕。

有著多重頭銜施老師,常說自己比孫悟空還多變。身兼作家、婦運先鋒、老師、知名譯者等多重角色,同時也是許多人口中的「施媽」;在早年保守的台灣社會,施老師創辦「晚晴婦女協會」,大聲疾呼女性自決,嚴厲挑戰父權結構的僵化不公;不只是人們口中驚世駭俗的「離婚教主」,施老師更曾擔任「婦女新知基金會」的顧問及董事,合力推動「民法親屬篇」修改,從法制基本面開始,協助女性爭取平權和更有尊嚴的社會地位。

近年來投入探討宗教鬼神、前世今生,以及生命歷程等心靈層面及個人成長領域,過程一樣讓人拍案叫絕。

為了深度瞭解超自然和靈修領域,施老師親身力行,把自己和身邊親友都當作白老鼠,取得最真實的第一手體驗;同時廣博仲書、參加各類靈異超自然座談聚會,挑戰眾多大師。然而不打不相識,施老師以格物致知的究極精神,結下許多深厚的善緣,與眾多同好們一起致力於探索因果律對人的深遠影響。

就如同早年成立晚晴的心情,施老師用自己的親身體驗,本著「只要能夠幫助人,我都願意承擔」的溫柔之心,用正面能量催化世人,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人生當下的種種課題。

緣分將眾人牽繫在一起

施老師的親友及同仁們一一上台說起過往相處的故事,時間在記憶中流轉,有些時候眼眶泛淚,但有更多的時候,現場溫馨的響起一片會心一笑。

群星文化發行人龐文真說到,與施老師因一盆花而開始了一切美好因緣,猶如印度古諺「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人與人之間的機緣,因為正面能量的傳遞,而展現溫柔而旺盛的生命力。

現任文化大學及台北大學副教授,同時為台灣外星人研究所 NETRA 顧問、長期深度探討超自然力量的周健老師,早在半年前,就與施寄青老師定下這次書展的對談講座之約,雖然這天施寄青老師未能到場,然而志同道合之士的約定,當然也必定如期赴約。

「文筆精鍊、毫無廢話的性情中人」,周老師鏗鏘有力的描繪了心目中施老師的鮮明形象。他也提到了當年,也是因為一次與施寄青老師的同台活動,跟施寄青老師提到:「女性平權終究要面對宗教問題」。對照近年來施寄青老師在宗教與前世今生上的研究,兩人的有志一同,也不言可喻。

文化大學、台北大學副教授及台灣外星人研究所 NETRA 顧問周健
文化大學、台北大學副教授及台灣外星人研究所 NETRA 顧問周健

是快意恩仇的現代俠女,也是溫暖慷慨的母親

彩虹數字學院的 Tad,憶起多年前與施老師在通靈大師聚會中的首次相遇,笑說當時的施老師額頭上簡直寫著:「我來踢館」!兩人的情誼的確有種「不打不相識」的趣味。

Tad 娓娓道來施老師踏入前世今生領域的機緣:為了探索真理和破除迷信,正義感十足的施寄青老師,投注極驚人的意志力和個人資源,花了數年時間四處參加各種通靈大師的聚會。透著驚人的邏輯力,和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施老師終於在靈學領域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將自己的經驗整理成《當頭棒喝》這系列因果、自省之書。

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桂花女士,對於當年與施寄青老師一同算遍全台做研究的經歷,仍是印象深刻。
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桂花女士,對於當年與施寄青老師一同算遍全台做研究的經歷,仍是印象深刻。

雖然施寄青老師素來以行為前衛著名,語不驚人誓不休,但是眾人都理解,這其實是施寄青老師在推動「女性平權」時不得不犧牲的「小我」。若非利用這樣激進的言行,又怎能憑空喚起社會的注意。然而,私底下的施寄青老師,即使生活經歷多次困頓和考驗,不變的卻是對周遭朋友溫暖支持,即使生活不寬裕,但她也總會想辦法捐助、幫助更弱勢的族群。

總稱呼老師為「施媽」的義子段先生,結緣自施老師在建中教課的年代,他回憶起當年剛剛踏入建中教書的施老師,對於這群學生而言,她教的不僅只是課業,而是人生,成為學生們一輩子的人生導師。段先生表示,即使肉體消逝,但感覺上施老師始終一直在身邊,而施媽想要傳達給世人的體悟,也成為自己得到的最大精神遺產。

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講座最後,主持人陳蕙慧也以施老師時常提醒大家默唸,《零極限》中的四句箴言來進行總結。

「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簡短單純的四句話,卻有著當頭棒喝的振聾發聵,最簡單的事,往往是人生中最具有挑戰的課題。以奇女子之姿走過世間的施老師,把生命中遭遇到的困境,轉化為推進自身奮鬥的能量,同時懷抱著對世人的溫暖和熱愛,始終都能毫不遲疑地為他人挺身而出。

施老師以這四句話行走人生,同時也以這四句話,作為留給世人的一份誠摯美好的人生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