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辦公室沒有人!》:這不是一個鬼故事!
文/大麥町
「上班 = 進辦公室」這個概念對於多數的上班族而言,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事了。
「去上班」這個動詞,也就意味著從住家離開,經過或長或短的通勤時間,抵達公司的辦公室,展開一整天的工作。
所以當聽到「我們辦公室沒有人!」這句話,大概多數人的第一直覺會是:「這是本鬼故事吧!」。該是人來人往、歡笑夾雜著爭吵的辦公室,怎麼可能/可以沒有人?難道這間辦公室中的員工,其實都是阿飄嗎?
實則非也。
當人類社會的重心逐漸地從「勞力密集」轉型為「腦力密集」之後,共同執行工作的人在或不在同一個工作空間,好像也就變成了不那麼緊要的一件事情。況且拜網際網路的發達,即使遠在地球兩端的人,也能快速地透過 Skype、Line 等通訊軟體交流訊息;並且透過雲端平台如 Google Drive、Trello 等,針對專案集思廣益、以及掌握工作夥伴的進度。
這幾年來,「遠端工作」也漸漸成為一個熱門話題。畢竟員工可以省卻上下班的通勤時間,並且可以自由選擇工作的環境甚至時段;對雇主而言,可以不受地理限制,廣納人才,甚至省下租用辦公室的開銷。如《遠距工作,go!》(Remote)一書,即是引起國際間熱議的一本書。
而《我們辦公室沒有人!》這本書是「讚點子數位行銷」的執行長權自強,在實際經營這間「辦公室沒有人,員工在家上班」的公司幾年之後,對於「遠端工作」,以及如何經營一間「雲端公司」的想法及經驗談。因為書中收錄的是台灣本土的實例分享,所以更值得台灣的讀者,無論是雇主或是員工作為參考。
看完本書之後,會深深地體會到,「遠端工作」絕不只是在家上班這麼簡單而已。無論是在公司的體制上,或者是員工與雇主的心理素質以及工作態度上,都與一般「進辦公室」的工作環境有很大的不同。像是「遠端工作」對紀律性的要求,就比起「在辦公室工作」要來得嚴格多,員工要清楚規劃工作的排程與進度,而主管也需要透過一些雲端平台來確保專案有順利的執行,因為缺乏了辦公室的場域限制,若員工無法達到自我要求,而雇主無法對員工百分之百的信任,那麼「遠端工作」對雙方而言,就只會變成綁手綁腳的制度。
這本書另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是在每個一章節最後,都收錄了在這間雲端公司「上班」員工們的經驗分享,更讓這本書在作者的敘述與分享當中,多了另一個角度的聲音,也讓讀者能更深度地去認識這些「沒有辦公室」的工作者們的生活樣貌。譬如如何去面對公司/住家、上班/下班的模糊界線、家人對這樣工作型態的不理解等等,讓讀者們深度理解「沒有辦公室」的優缺點,進而可以開始思考:自己的工作/公司,適不適合採用「遠端工作」的型態?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Atomic Ta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