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6【殖民地與現代性系列講座第二講:蓬萊米到臺灣──日治臺灣的米作與經濟】
主題:蓬萊米到臺灣──日治臺灣的米作與經濟
時間:2015 年 5 月 26 日(二)19:00~20:30
地點:後門咖啡(臺北市復興南路二段332號)
主持:吳密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主講:葉淑貞(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報名:自由入場
入場費用:100元(參加活動基本消費一杯飲料,最低消費100元起)
主辦單位:臺大出版中心、政大出版社、後門咖啡
臺灣原本並不存在蓬萊米,所謂「蓬萊米」是指在臺灣栽培日本內地稻種以及以此為基礎而育成的稻種,所生產出來的米。它原稱「內地米」,一九二六年臺灣總督伊澤多喜男將其命名為「蓬萊米」。蓬萊米在當時主要出口至日本,是重要的經濟作物,究竟蓬萊米對當時以及後來的經濟發展有何影響?我們可以從蓬萊米看出哪些殖民地經濟的特質?
►►►活動詳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