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散步:城市說書人說著你不知道的街道故事

文/口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bangdoll

自有了捷運,台北的移動樣貌大幅改變,尤其在信義線與松山線通車後,市中心幾乎沒有一個地方,不能靠捷運抵達。人們在城市繁複的路網中傳送,快速的點對點移動,成了日常生活移動的路線與風景。我們越來越習慣以捷運直接抵達某個目的地、某個觀光景點、某個商圈,計算著最短的移動距離,最快的移動效率,結束後又從捷運口匆匆離開,久而久之也忘了這個城市還有好多小角落,就這樣與它們錯身而過。

儘管台北建城來一百多年的時光樣貌,幾乎早已全被重新規劃的市容、密集的水泥建築所掩蓋,但如果花點時間慢慢走過,細細觀察,我們仍可在巷道內發現殘存的時光線索,而透過捷運來串聯這些過往的城市記憶,來個台北散策,不啻為最棒的移動方式。作家水瓶子就以城市漫遊者的身分,領著讀者沿著捷運紅線慢慢走過16條私房散步路線,尋訪台北城過往多變的面貌。

捷運紅線與沿線周邊,從南到北串聯了台北市最精華的商業地帶、最古老的港埠城區以及知名的觀光景點,某種意義上,也是串起了台北從未開發,到清朝開港建城,日治時期的大舉建設,一路到今日繁華都市的每一個歷史階段。跟著水瓶子的路線走,台北的過去與現在,一百多年的風華好似在眼前時空交會。

我們坐捷運到淡水,人潮總是從一號出口湧出來,大家都知道沿著老街有美味的小吃,漁人碼頭有美麗的風景,但你可知道,在日治時期,淡水曾經被規劃為第二座國際機場,而且還是一座水上機場,做為橫濱飛往曼谷的中途站,儘管最後因珍珠港事件停飛。而其僅留的殘跡就位另一個出口附近。

身為繁忙轉運站的捷運大安站,周遭乍看之下是個規劃良好的商業住宅區,從方正筆直、寬闊的大馬路上走過絕不會想到附近歪斜的巷弄中,藏有許多名人故居。曾為安東街南段,古早的瑞安街更有個夢幻的名字「霧裡薛圳」,是一條比瑠公圳還要更古老的水圳道,隨興歪斜的街道隱藏著周遭曾是水田的生活線索。附近的四維路141號,更是林安泰古厝的原址。

還有還有,台北101世貿站口的「Love」是國際知名普普藝術大師的公共藝術品;中山站附近藏著舊鐵道的紋理;劍潭站附近原有地方志記錄的淡水八景之一,但作為八景之一的水潭又為何消逝了?透過水瓶子規劃的散步地圖,每一站都有許多精采的在地故事、城市密碼,與值得尋訪的特色店家。

「歷史的層層疊疊,顯示出一座城市的真實樣貌。」正因為很多過往人事物早已消逝,人又是種健忘的動物,我們更需要城市的說書人。有了他們,我們才知道,原來台北,真的有好多故事可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