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子離群索書】逛書店就想便便症候群
從前從前,寫過一文,說,進書店,就想便便。什麼原因?百思莫解。我當時研判,面對書架,取書放書,上下其手,如健身運動,有通氣之功,有通便之果。
然而此論未經驗證,若進書店,逕取平台新書,原地捧讀,不易他書,手腳不動,仍有便意嗎?
且不說在超市,貨架上商品琳瑯滿目,不也拿上拿下,比價,看說明,何以不曾如在書店時內急?
可見另有原因,與動作無關。但什麼原因,未再追究。近日整理藏書,重翻《古本屋女主人》一書,作者特立一章,談她一逛書店便為急於如廁所苦,我赫然疑心,會不會這是通病,是人類共通現象?上網查,果然,同好不少,德不孤,必有鄰。
不只書店,圖書館也是,都是便便催生之處,苦主紛紛交換自身經驗,推測原因,也有人轉載專家解析。眾說紛紜,因人而異,但對我而言,任何說法說服力都不夠。
有的說法,難以理解。例如提到眼瞼。據研究,眼瞼是交感神經的開關,交感神經隨著眼皮張開、閉合而開關。人在書店找書或讀書,視線易於朝下,趨近於眼瞼關閉,如果持續數十分鐘,交感神經就會關閉,副交感神經隨之活躍,而副交感神經會使胃腸加強蠕動,於是想要嗯嗯。
依此論點,捷運車廂裡廣大的低頭族,視線趨下,數十分鐘,早已急便。而學生坐在書桌前看書,上班族俯首辦公,也受不了。這世界還會有人便秘嗎?
或說,此乃緣於上大號時看書的習慣,以致閱讀和便便產生連結,書店和廁所發生關係。這也有以偏概全之弊,於我不適用。我如廁很快,來匆匆,去沖沖,根本來不及看書。
又說,樹的氣味,可助排便。樹變成書,仍會釋放芬多精,芬多精刺激腸胃。所以我們爬山,綠樹圍繞,就會想蹲下來方便?好像不是吧。
除了芬多精,同樣與氣味有關的說法是,印刷的墨水、裝訂的漿糊,以及相關的某些發揮性化學物質,令人產生便意。此論可待實驗,去印刷廠和裝訂場,會不會急著找廁所?
另一個類似的觀點:紙張的味道讓人聯想到衛生紙,就像望梅生津止渴,心理作用促發生理反應。
於我,較可能的,是腸躁症。緊張、焦慮,造成大腸蠕動或分泌異常。有人在圖書館或書店,想到課業的壓力,或書讀不完的憂心;但有人聞書香而興奮,壓力釋放,心情輕鬆,便有便意。
我不知道是哪一種,潛意識是難懂的東西。唯可確定的是,逛書店等於上洗手間的熱身運動。然而書店有兩種,一種有洗手間,一種沒有。我是腸胃書通族,在書店摸摸看看,就有感應。於是我腦子裡的書店地圖必也附錄廁所分布指南。以我最常去的公館書店圈為例,上上之選是懷恩教堂,以及台大茉莉書店,誠品樓上的若水堂也不錯,特此推薦給同道參考。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Spanky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