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陽一直推】多少線索證據,多少謊言屍體:從《CSI 犯罪現場》結束回顧犯罪推理美劇七十年

冬陽

冬陽的最新文章 (more...)
- 【冬陽一直推】看新一季《半澤直樹》,加倍奉還一批推理小說跟影劇(下) - 2020-08-13
- 【冬陽一直推】看新一季《半澤直樹》,加倍奉還一批推理小說跟影劇(上) - 2020-08-11
- 【冬陽一直推】帶點寬廣的國際視野與格局讀推理 - 2020-07-14
於是,《CSI 犯罪現場》就在前述基礎之上,將過去多以簡單幾個鏡頭帶過、或僅以幾句台詞交代的重要線索作為事件主軸,選取這群重要性不亞於凶殺組刑警、地區檢察官、FBI 探員的犯罪現場鑑識人員作為敘事視點,運用先進的科技讓證據與屍體說話,明確陳述犯罪的手法、犯人的身分,以及不欲人知的殘酷真相。
美國鑑識科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Forensic Sciences)曾用這段話定義鑑識科學:「將科學應用於法律上的一門學問,舉凡可解答在法庭上被質疑問題的任何科學領域均屬之。」因此,在《CSI 犯罪現場》中,各種不好以枯燥艱澀語言說明的科學方法和技術,便不斷以酷炫的動畫「演」給觀眾看──這不免造成脫離現實、誇大美化的印象,部分甚至超越了現有的科技水準,完全是為了增強戲劇效果而犧牲寫實性,觀眾可別照單全收。
另一個與現實不符的虛構情節,則發生在鑑識調查員的勤務上。他們本該是待在實驗室進行檢驗分析、頂多前往事件現場採證取樣的後勤單位,荷槍實彈追捕凶手、威脅利誘訊問嫌犯等工作僅存在電視劇中──想耍帥摘墨鏡柔聲安慰被害人家屬的朋友們,記得拋開鑑識科系入學報名表,另洽演員訓練班即可。
即便如此,《CSI 犯罪現場》在戲劇表現上帶來的娛樂性與影響力仍非常高,其他如《重返犯罪現場》、《犯罪心理》、《尋骨線索》等,都可以算是《CSI 犯罪現場》的徒子徒孫,就連前陣子在中視播映的《鑑識英雄》,也明顯是受這股風潮影響。
《CSI 犯罪現場》雖然已吹響了熄燈號,美劇史上又不是沒發生過相隔數年起死回生的事,再不然還有部衍生劇《CSI:網路犯罪》可看,而且前者原本的羅素組長也會加入後者新一季的演出喔!
冬陽一直推,咱們暑假繼續推落去~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Antony Howard
延伸閱讀:
- 《你也能當包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