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陽一直推】帶點寬廣的國際視野與格局讀推理
Photo Credit: Unsplash

【冬陽一直推】帶點寬廣的國際視野與格局讀推理

如果謊言是能讓你逃離的唯一機會,那麼謊言有多荒謬就不重要了;
如果真相是你永遠無法逃離,那麼真相有多明顯也不重要了。
──《高爾基公園》

近幾個星期,與友人不論見面閒聊或是網路傳訊,話題總不時觸及甫公布施行的「港版國安法」。在信息曝光的隔天,我便分別問候了幾位時常聯繫的香港作家友人,看他們是否安好、有沒有需要幫忙之處,得到的回覆尚令人放心,彼此也藉機相互打氣振作一番。

或許多數討論議題自此刻次第往前延伸:反送中、雨傘革命、九七回歸論及的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承諾等等,也多集中在台港中三方政治、經濟、文化乃至國際外交的複雜互動。恰巧在上個星期前去位在府城的台灣文學館,觀賞了「追憶我城──香港文學年華」特展,才讓我進一步意識到這顆東方明珠可還經歷過二戰期間日軍占領、清朝末年割讓英國等世事動盪,其所具有的集體意識以及放眼國際的宏觀格局,從而反映在這塊土地上的文學書寫與影像敘事──

如此看來,推理小說以及影視作品中,也屢屢把國際局勢納入創作的背景甚至是主題。

就拿大名鼎鼎的福爾摩斯探案來說好了,〈波宮祕聞〉、〈海軍協約〉便是頗具代表性的兩個短篇故事。前者是福爾摩斯接受剛登基的波希米亞國王委託,要從他昔日祕密交往的情人手中奪回可能造成皇室醜聞的浪漫情書;後者是在外交部工作的英國外交大臣外甥急尋福爾摩斯協助,越快追回遭竊的機密文件越好,否則不止影響他自己和舅舅的公家飯碗,也將嚴重損及國家利益、影響歐洲局勢(這兩個故事都曾改編成現代版《新世紀福爾摩斯》影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對照一看)。只不過這些推理故事對國際局勢大多點到為止,就連身處二戰戰火的阿嘉莎.克莉絲蒂,筆下發生在莊園裡的謀殺案至多出現戰場歸來的軍人、角色言談間偶爾提到政治外交現況罷了,描述多點國際犯罪組織情節的《四大天王》倒是意外引來不少負評,實在不好要求謀殺天后對任何主題都能駕馭得隨心所欲啊(噢對了,神探白羅之所以從比利時退休移居英國,也跟戰爭有關)。

也許你會說,另一個真正幹過情報員的英國人,總能為日不落帝國扳回一點顏面了吧?第七號情報員詹姆士.龐德的創造者伊恩.佛萊明的確夠格。曾在英國海軍官拜中校、任職軍情六處的佛萊明,是個貨真價實的特務間諜,而且還毫不低調地拿過去一場祕密行動代號「黃金眼」作為他在牙買加添購的行館宅邸的名字,然後在那裡用十二年歲月完成他十二部○○七系列小說(死前留下一部未完遺作《金鎗人》,過世兩年後另由出版社結集龐德的短篇故事《八爪女與黎明生機》)。電影裡風流瀟灑、出生入死的英雄形象深植人心,觀眾們輕鬆享受諜報動作片簡單的正邪二元論,彷彿在銀幕上打敗諸如蘇聯、北韓、行事凶殘的恐怖分子、野心勃勃的媒體鉅子、心懷忿恨的叛逃情報員、神祕的跨國幽靈黨這些持續更迭的反派大魔王,在現實中同樣能獲得不費吹灰之力的勝利──這時我就要推坑大家去讀原著啦,形勢的糾葛與人心的難測才是娛樂情節的深厚基底,細讀小說便能一一察覺。

唔,尷尬了,我挖完坑之後才發現,市面上只能在二手書店買到絕版多年的○○七小說,或是得去圖書館翻找泛黃可能還脫頁的書冊一讀⋯⋯要不然改讀《高爾基公園》吧!將近半個世紀前,美國作家馬丁.克魯茲.史密斯先收了出版社提供的一筆錢於1973年造訪蘇聯,原本期待他交出肯定能吸引當時讀者眼球、美國警察在蘇聯辦案的精采故事,沒想到史密斯交出小說大綱的主角居然是莫斯科民警──一個美國作家怎有辦法寫出具說服力的蘇聯警探?更別說這未免太政治不正確,美蘇冷戰時期怎能塑造出一位共產英雄?然而,阿莎力的史密斯毅然決然退錢給出版社、自費買下作品提案權,再花八年時間從豐富的取材資料中寫出西方世界陌生的鐵幕環境,透過艾凱迪.藍柯的調查行動敘述蘇聯人民的生活、軍檢警多方的鬥爭角力、以及蘇共如何判讀幽微的國際情勢。結果這樣的故事不但勾起英美大眾的閱讀興致,就連禁止翻譯出版該書的蘇聯也都出現低調的手抄本在街頭巷尾祕密傳閱,這實在太耐人尋味啦。

話說回來,前述這些作品在過去可能被分在獨特的子類型之下,容易讓人單一地透過間諜或警察或名偵探的視角追真相看冒險,而忽略了拉開時空縱深的大格局──也許目前香港的局勢是如此,閱讀推理故事也是如此。

冬陽一直推,咱們邊繼續保持防疫警覺、邊推準備花振興三倍券的各位入坑讀好故事去~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間諜寫間諜:

  1. 不會打字、痛恨城市的間諜小說超人氣作家約翰‧勒卡雷
  2. 【果子離群索書】女間諜與被貽誤的婆娑之島
  3. 冷戰下的陰影:馬奎斯竟被FBI秘密跟監長達24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