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常高薪的銀行家,正是引爆英國金融危機的人
家裡有年輕成人的家庭實質中位數所得在接下來四年內減少 12%,而前六年都沒有成長。但是因為健康不良而受害的人,則是 65 歲以上的長者,尤其是比較貧窮的年長婦女,儘管養老金維持不變,預期壽命卻節節下降。如同前述,到府訪視縮減和年老長者健康惡化的關係十分密切。幾乎每個群體 11% 除外──承受的痛苦都增加。
當一個社會像英國現在這樣分配不均,貪念就會油然而生。隨著貧富不均升高,已經位居頂層的人,行事作為會更是出於貪婪之心。貧富不均的來源,是未能控制貪婪的念頭。
不要和佘契爾夫人的孫子一起長大成人!
儘管已經擁有那麼多財富,他們還是經常覺得自己需要更多錢。由於世間的身分地位和敬重日益只以金錢的多寡來衡量,他們才會這麼認為。僅僅三十年之前,當時的工黨領袖基諾克說:「如果佘契爾夫人週四勝出,我警告你們不要當普通人。我警告你們不要當年輕人。我警告你們不要生病。我警告你們不要變老。」
他並沒有講出最具先見之明的話:「我警告你們不要和佘契爾夫人的孫子一起長大成人。我警告你們接著不要成為年輕人,接著不要念書,接著不要想找令人滿意的工作,或者接著變老。」
在佘契爾夫人的政策使富人變得有錢得多,並且剝奪窮人的許多權益之後,基諾克的話不再是警告,而是事實的描述。要是他當年知道的話,他可能會解釋說,在貧富比較均等的社會中,人們會遠比從前不須唯利是圖。當貧富不均升高,更多的人會比較不關切他們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
※ 本文摘錄自《1%:貧富不均,這才是全球經濟大危機!》,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