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斯塔愛看書】《我在柯文哲身邊的日子》:翻轉傳統選戰的年輕力量
誰是柯文哲?嗯,我承認這個問題其實有點白問,話說到現在還有哪位臺灣鄉親不知道柯文哲嗎?我想,這個機率應該是非常少了吧!
打開維基百科,上頭會告訴你,這是一個生長於臺灣新竹市的中年人士,過去曾擔任臺大醫院的外科醫師,而目前擔任臺北市市長,是一位無黨籍的政治人物。
他不但是首位將葉克膜技術引進臺灣的醫師,恐怕也是第一個顛覆臺灣選戰打法的人吧!
雖然距離上回市長選舉落幕,已經有一年多的光景,但柯 P 始終佔據了大幅的媒體版面。就拿這回的總統和立委選舉來說吧,去年打著「白色力量」旗幟一戰成名的柯文哲,不斷重申他「不錄音、不錄影、不站台以及不掃街」的四不輔選原則,昨天卻又騎著鐵馬一路南下,投入所謂的「低碳助選」。不但吸引很多立委候選人尾隨,也讓人感覺到他是否正在為以後投入總統選舉而鋪路?
說起柯文哲市長這位非典型的政治人物,幾乎街頭巷尾的每個人都有意見:喜歡他的人津津樂道,欣賞柯 P 勇於任事、破除陋習的風格;而討厭他的人恐怕至今還恨得牙癢癢,氣惱那睥睨天下人的囂張、狂妄。
一如柯文哲自己所言:2014 年的臺北市長選舉,的確是一場奇蹟式的戰役。但是,選戰終有落幕的一天,以冷靜出名的柯 P 也脫下白袍,走進信義區那棟雄偉的建築物裡,每天為兩百多萬臺北市民的福祉而努力。
時光飛逝,柯文哲當選臺北市長轉眼即將屆滿一年,至今仍是媒體寵兒的他,雖然時有創新之舉,但卻也曾陸續鬧出波卡風波、颱風天黃水事件,乃至於局處首長議會發飆喊辭、議會上捶桌表達不滿和 15 億史上最高二備金遭批等負面新聞。
就在選後一年的現在,來看看黃大維和楊緬因這兩位年輕人所撰寫的《我在柯文哲身邊的日子:7 年級柯家軍的裸告白》,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時間點。看看這兩個第一批搭上柯 P 革命列車的年輕人,為我們揭開柯文哲許多不為人知的祕辛——像是柯 P 居然放手任由不同團體進入他的決策中心,連品牌形象設計也同時有兩組人馬參與等等。
一般談論政治人物的書籍,要嘛歌功誦德、不然就大肆批判,但那些觀點卻往往失之偏頗,也不是讀者感興趣的。所以,當我在書店櫃檯發現了《我在柯文哲身邊的日子》這本新書的時候,內心不禁有一些嘀咕:
嗯,到底是有多赤裸?是真心的告白,抑或只是為了賣書而裹著糖衣的公關辭令?
不過,這本書比我的預期還要好看,除了因為主角本身就很吸引人之外,看看黃大維和楊緬因這兩位年輕人,如何在短短一年內,從政治門外漢搖身變為世故、敏銳的選戰輔選好手,光是這個過程的轉變,便值得細細品味。
曾在媒體面前公開表示「政治很簡單、良心而已」的柯文哲,顯然是一個非典型的政治人物;而想當然耳,幫他打選戰的競選團隊,自然也非吳下阿蒙!尤其是黃大維和楊緬因這兩位年輕人,年紀之輕超乎我的想像,但從這本書的字裡行間,卻又能夠看出超乎年紀的成熟,甚至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