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姆‧托賓:「作家的責任是代表『許多人』;把書寫好就是最高貴的工作。」
攝影:林衍億(時報文化提供)

【讀者舉手】柯姆‧托賓:「作家的責任是代表『許多人』;把書寫好就是最高貴的工作。」

文/Joshua Wang;照片/林衍億(時報文化提供)
原刊載於作者臉書,獲授權轉載

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1955 年出生於愛爾蘭。著有八部長篇小說,三度入圍布克獎決選,其中《大師》榮獲 IMAPC 國際都柏林文學獎,《布魯克林》榮獲柯斯達文學獎。托賓在國際上與村上春樹、伊恩‧麥克尤恩等人齊名,作品曾被美國總統歐巴馬選為年度推介,內容多描繪愛爾蘭社會、移民生活,探索角色個人認同、性別認同,中國作家蘇童、王安憶及奧斯卡影后梅莉史翠普都是他的書迷。

2015 年底,托賓首度來台,與作家、學者紀大偉討論作品中的重要元素,談到國族認同、同志婚姻合法化、文學,以及創作。以下為講座現場要點紀錄。

論同志身分

「我不會因為我是愛爾蘭人就只寫愛爾蘭文學、我是同志就只寫同志文學,或是個禿頭就只寫禿頭文學。人的身分是多元的。作家的責任是代表『許多人』,我可以用想像力……但是,作為同志的好處是,他在成長過程當中缺乏一個固定的可資效仿的模範,於是他反而得很努力地揣摩、理解別人。同志的這種無助感,反而讓他們很強大。」

論愛爾蘭認同

「愛爾蘭人在政治獨立取得政治認同之前,更重要的是愛爾蘭文化的認同,而這種認同是靠文學家創造的,例如葉慈、王爾德這樣的人。

王爾德這個人很妙,他爸媽都是非常激進的愛爾蘭獨立運動人士,他媽媽甚至想要拿把槍就去打英國了。但王爾德跑去倫敦寫小說,而且小說裡都在諷刺英國人、把英國人當作笑柄,說英國人有多糟糕。結果英國人也不以為意,覺得他說得很對,很好笑。如此一來,愛爾蘭人的認同反而鞏固了,這個力量比無數的槍砲更強大。

蘇格蘭獨立運動也是一樣,蘇格蘭可以在文化上嘲笑英國,由此建立他們的政治認同。我還沒看到加泰隆尼亞人這樣做,沒看到他們嘲笑西班牙人。如果有天他們這樣做了,我會更認真看待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

論愛爾蘭語言

「說來可惜,在十九世紀中開始,愛爾蘭語就慢慢消亡了,原因是愛爾蘭父母不再跟他們的孩子說母語。當時很多的愛爾蘭人要移民去美國、英國,但他們發現在紐約、倫敦說愛爾蘭語沒人聽得懂,於是他們就不跟孩子講愛爾蘭語。今天我的哥哥姐姐還會說愛爾蘭語,我也聽得懂,但我不會用在我的文學裡。

愛爾蘭人不再用愛爾蘭語,這很可惜。然而,這也讓我們從語言當中解放出來,不再把某一種語言理所當然地當作是我們該說的。我們現在都說英語,但這也不影響我們的認同。」

論愛爾蘭的同志婚姻合法化

「不是我們要選擇走公投這條難走的路,而是因為根據愛爾蘭的憲法,我們只能這樣做。我們需要公投。

公投是這樣的,愛爾蘭有一半的人是天主教徒,他們一定會投 no,另一半的是自由派,他們一定會投 yes。那剩下就是中間一半的人,你要爭取他們。民主國家都是這樣,你要爭取那中間的人。於是我們採取了一個不錯的策略,我們挨家挨戶的去敲門拜訪,但我們讓同志不要說話,而是讓他的媽媽、姊妹說,這是我的家人,我們希望可以給他更好、更公平的待遇。那個同志就不要說話,只是微笑,無論別人說什麼它都不要說話。如果別人罵你,你也微笑,不要回嘴。說不定他罵的也是對的呢。

愛爾蘭前總統 Mary McAleese 是一個關鍵人物,她是一個天主教徒,好天主教徒,God bless her。她有兩個雙胞胎兒子,其中一個是同志。她問說:我要怎麼告訴我的孩子,你們之中其中有一人不能享受與其他人一樣的公平待遇呢?

公投通過的時候,全愛爾蘭人都如釋重負。我們覺得我們獲得了一個重新的開始。我們成功說服了某些人,某些人改變了他們的意見。這正是民主最寶貴的。」

論國族文學

「你不會因為一本書是中國的或美國就看它。你會看它,是因為這是一本寫得好的書。」

論人文的生命

「美國有很多的閱讀俱樂部。每十個人每週會聚會一次,討論一本書、討論文學。過去,這些讀者都是女人,但慢慢開始有男人。這些男人發現用用腦子也不錯,不比打高爾夫差……

我知道很多大學現在開始說文學不重要,科學、工程比較重要。早在古希臘時就有這種論調,人們說我們不要學詩,來學造橋吧。結果呢?兩千年過去了,希臘人的橋都塌了,但希臘人的詩流傳至今。

但也不能說這些學科學的人說錯了。橋的確很重要,橋的存在是讓人溝通,讓人跨過去欣賞美麗的事物。橋讓人可以把書送過去。所以現在我們有賈伯斯,這些人發明電腦,讓閱讀更容易。」

論創作

「我認為寫一本好書是人世間最高貴的事情了。我這麼說不是因為我是作家,而是以讀者的身分這麼說的。把書寫好是最高貴的工作了。

當你要寫作的時候,不要想著錢、不要想著翻譯問題,你要想著假設你這本書只有十個人看,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十個人,那你要帶給他們什麼?你要努力的想,但與其說努力的想,不如說用力的感覺。你要集中、集中、集中,努力想著怎麼把下一句話寫好。我認為這是最基本的,如果你沒辦法把這做好,你不如換工作,反正還有很多很好的工作。」

延伸閱讀:

  1. 大師
  2. 布魯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