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英美媒體最推書單──童書篇
編譯、整理/陳慧敏
彙整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出版人週刊、美國國家廣播電台及亞馬遜2015年度推薦童書,選取至少被兩家媒體選中的推薦童書,整理如下:
1. 《熊熊吃了你的三明治》(暫譯,The Bear Ate Your Sandwich
Julia Sarcone-Roach 著/企鵝藍燈書屋出版
適合年齡:3~5歲
故事從熊熊離開森林,走進城市的奇遇開始,熊熊在城市裡充滿新奇的意外和有趣的邂逅,最後又回到森林,途中據說還因為肚子餓,吃掉了三明治,等翻到最後一頁,結局又翻盤了。
所以,熊熊真的吃掉三明治了嗎?
繪本朗讀:
伊麗斯(Carson Ellis)著/Candlewick 出版2.《家》(暫譯,Home)
適合年齡:4~8歲
家到底是什麼樣子?作家伊麗斯認為,對不同的人來說,家有不同的樣子,她從真實世界出發,再加上奇想和記憶,描繪出不同的「家」,有些國家的家是一棟房子,有些是公寓,注重細節又充滿想像力的她,讓一幅幅家的樣貌充滿生活味,以及想像的趣味,而書的最後一頁,就是作者坐在自家工作室的樣子。
來聽作者自己介紹這本書:
3. 《市場街的最後一站》(暫譯,Last Stop On Market Street)
Matt de la Peña 著/Christian Robinson 繪/G.P. Putnam’s Sons Books 出版
適合年齡:3~5歲
週日,非裔小男孩CJ和奶奶作完禮拜,走出教堂,搭公車回家,他看到朋友搭著爸爸的車子經過,轉頭問奶奶他們怎麼沒車,上了公車,他看到別人用耳機聽音樂,非常羨慕,下了公車,望見自家社區一片髒亂,CJ的小小敏感心靈,已經可以感受自身處境,不過,奶奶總是可以排解他愛比較的心理,讓他學會去接受自己處境,轉個念頭,去看生活裡的美好。
繪本朗讀:
4. 《當玩具遇到雪》(暫譯,Toys Meet Snow)
Emily Jenkins 著/Paul O. Zelinsky 繪/FSchwartz & Wade/Random出版
適合年齡:3~7歲
下雪到底是什麼樣子?這本繪本用故事描繪了下雪的樣子。
小女孩的絨毛魚、水牛玩偶、塑膠球等三樣玩具,趁著主人不在家,到雪地去玩,他們看到了鋪滿大雪的大樹,摸到了雪花,仔細研究了冰柱,在雪地裡造雪人、滑雪板等,直到黃昏,才回到屋子內,結束雪地探險。
繪本朗讀:
5. 《等待》(暫譯,Waiting)
凱文‧漢克斯(Kevin Henkes)著/HarperCollins 出版
適合年齡:4~8歲
畫風溫暖的凱文‧漢克斯,今年推出新作品《等待》,描述窗邊的五個小玩偶,貓頭鷹總愛等待月亮、豬小姐期待下雨、拿著風箏的小熊等待起風、踩著雪橇的狗狗等待下雪,而兔子不等待什麼,他就是喜歡等待的感覺。
外頭的世界總是有月亮、下雨、起風、下雪,因此他們總是滿心歡喜地等待,貓咪玩具來了,還來了五隻,從此,他們十個玩偶一起在窗邊,等待每一個即將發生的事,天天就在充滿喜悅的等待裡,快樂地過日子。
凱文‧漢克斯專訪:
6. 《李奧,一個鬼故事》(暫譯,Leo: A Ghost Story)
巴尼特(Mac Barnett)著/Christian Robinson繪/Chronicle Books出版
適合年齡:3~5歲
小小孩也可以看鬼故事?鬼魂真的存在?可以跟鬼當朋友嗎?這是一本以鬼魂「李奧」為主角的故事。
作家巴尼特為了寫這個故事,還特地到鬼屋去體驗,待了一整晚,當他唸書給小小孩聽,開頭第一頁念,「李奧是鬼,你可能看不見他」,所有小小孩都對他大喊:「我們都看得見」,真讓他感覺到好笑又恐佈。
繪本宣傳影片:
7. 《獨生子女》(暫譯,The Only Child)
郭婧(Jing Guo)作/Schwartz & Wade 出版
適合年齡:5~9歲
這是華裔作家郭婧的繪本作品,她是一胎化政策下的獨生女,以自身成長經驗,畫成這本99頁的無字繪本,用樸實的黑白鉛筆畫,畫出夢幻意境。
故事描述小女孩想搭公車去奶奶家,途中睡著了,醒來突然在不知名的森林,原來森林是坐落於雲朵之上,跟會飛翔的鹿、大鯨魚和海豹變成好朋友,直到醒來,回到真實世界,她還感覺這些朋友守護著自己。
8. 《路邊野花》(暫譯,Sidewalk Flowers)
JonArno Lawson 著/Sydney Smith 繪/Groundwood Books 出版
適合年齡:4~7歲
走在冷漠繁忙的城市裡,沒有人在乎別人感受,也沒有人欣賞路邊的野花,但具有同理心的小女孩蘇菲,看到了野花的美麗,也感覺到每個人的不快樂。
她摘了野花,送給經過她身邊的路人、一起候車的同行者、死掉的野鳥、公園休憩的路人、問候她的狗狗,她希望能夠把野花送給更多人,讓他們感覺到世界的美麗,心中多些快樂和溫暖。
繪本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