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犢力回顧,認同請分享!
文/吃大
犢力回顧來到第三屆。Readmoo小編們似乎應該更得心應手,但卻陷入比往年更嚴重的拉鋸與膠著。
2013年,食安、反核等公共議題沸沸揚揚,帶動了相關作品的出版,激發小編們思索年度好書的推薦方式,何不跳脫常見的書類架構,聚焦於年度重要事件和令人期待的趨勢走向?9位小編經歷各有立場、全力說服等杜絕黑箱的議程後,終於九犢通過,推出以事件為經、好書為緯的「犢力回顧」。2014年,太陽花學運攻佔的豈止立法院,媒體勢力、政治版圖、社群力量甚至從此改觀。社會學書頗有大興之勢,連一向被視為票房毒藥的科幻小說,也因在異星世界卻如此真實體現人類社會的荒謬,而屢上排行榜。世局紛亂,俯拾皆素材,小編們只恨無法霸占主席台,為自己關注的事件和好書免費代言、全球直播。
經過兩年的鑼鼓喧天,我們不禁自問,2015年是否應有所不同?是否有更適合的呈現方式?另一方面,各類別不乏出版時就備受矚目的名家作品,已能預期各大年度書單可能高度重疊,犢力回顧的選書是否有獨特性?尤其,電子書仍在起步,沒有暢銷規模、名人加持,我們的選書是否能帶給讀者不同價值?
在彙整書單的過程中,漸漸回憶起2015的許多事。它們不像太陽花學運這般巨大搶眼,卻如一波又一波的伏流。原本搭不上特權直升機,最後卻可組軍旅參訪團;頂新的判決引人爭議,但「秒買秒退」的滅頂手法也挑戰許多人的道德情感;繼高中老師公開跨性別身分後,因長髮遭免職的男員警使性別議題持續眾聲喧嘩;各候選人政見大打的勞動條件都還流於基本薪資、休假日數的喊價,但在商管上,已有各種論點探討這樣的勞動環境和工作流程是否能讓智慧創做者發揮最大效益……。社會仍在摸索與試誤,公共範疇持續定義中,書始終與這樣的社會氛圍並進,反應了作者的聲音,也反映了市場的需求。在特定的議題下,某些題材特殊卻別具意義的書得以出現,暢銷和小眾等量齊觀,帶給讀者另一種選擇。
至此,小編的心終於和選書架構一起底定,雖然今年改採匿名投票制,然而今年的書就像立委候選人一般百家爭鳴,究竟要棄x保x還是含淚投票才能確保凍蒜,也逼得小編們事前亮票拉票,事後反覆計票驗票,終於可以宣布當選。
勇氣犢具獎的選書可看出議題紛陳,《無法送達的遺書》和《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回望台灣民主化過程;《過勞之島》和《隱形性產業》關心勞動困境;《說好一起老》為了性別平權以兼具理性感性之姿衝撞社會;《我是馬拉拉(青少年版)》和《擁有七個名字的女孩》的作者逃離獨裁政權,為人權發聲;《思辨》則將上述這些公民議題帶進教育。
眼光犢具獎首次區分為三個項目。商業趨勢方面,《Google模式》、《創新者們》和《SCRUM:用一半的時間做兩倍的事》雖然敘述重點不同,但都關注如何為「智慧創做者」打造更有效率、更能刺激創新的管理方式。《失控的大數據》反省近年超夯的大數據應用,本書也可見商管和人文並重,越來越難以定義的特色。
人文洞察方面人類學大放異彩,人類學那麼近又那麼遠,《芭樂人類學》在你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指出國王的新衣,《流亡日日》遠赴印度做田野,在藏式生活和藏人情感間完成流亡藏人的民族誌。另外兩本皆為評論性作品,《有沒有XXX的八卦》以時事為主,《讀裁讀儕的肚臍》則是專業書評,他們的評論方式同時帶著學院的理論和鄉民的色彩,完全不禮貌喔啾咪。
生活穗實類每本入圍書的票數都在伯仲間,正是百樣人就有百種生活,很難被單一價值概括。結合科普、食譜和飲食文化的《鮮味的祕密》,從大量飲食書籍中脫穎而出;《讓你咻咻咻的人生編輯術》從編輯書籍到編輯生活,陳夏民的熱血總充滿感染力;《樂之本事》將看似高不可攀的古典樂拉下神壇扎根生活中;如果你還記得,2014年《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得到自我金鑰獎,2015年《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2》則拿下生活穗實獎,「性」從自我認同的領域跨進生活。(謎之聲:其實是小編們長大了?)
黑牛生白犢獎精選年度出版三現象,2015華文小說熱鬧非凡,篇幅長得夠讓你沉浸,卻也挑戰作者調度情節與駕馭主題的工夫。在主題上,不約而同緊扣台灣的過去與現在,《單車失竊記》、《邦查女孩》和《陸上怪獸警報》以獨到的敘事方式,追溯這塊土地上不同族群、不同出身的歷史與記憶,《摩天大樓》則是當代社會的縮影,你可在城市群像中找著自己。
經典的出版並非自此而始,但現在更重視經典的包裝,也有更多好書繁中譯本首度面世。所幸犢力回顧不是諾貝爾文學獎,小編們無須評選海明威或費茲傑羅誰略勝一籌,推薦重點在於譯本較少見,好看好讀、讓人卸下心防的作品,如最後終於幻化成《小王子》的《風沙星辰》和《夜間飛行》;寫活了一堆同人角色的《山月記》;什麼你說《想我苦哈哈的一生》是一場鬧劇?!等等,你的人生搞不好也是?!《裸猿》是本科學著作,人類也許脫毛了但真的進化了嗎你說說看啊!
至於2015絕對無法忽視的著色本風(錢)潮,電子書無書可推,小編們心痛難耐!謹獻上了獨家著色畫,眾小編也得速速下載來療癒一下。
2015的「自我金鑰獎」欣賞的多是具備深厚同理心與觀察力的作品,主題不一定是自我書寫,也包括從陌生的別人身上兜轉回來所增添的經驗。拿下9票的《背離親緣》書寫各種異於父母的孩子,如何面對來自血緣的垂直認同和來自同伴的水平認同間的鴻溝,深刻動人,無論是否為人父母,或自認異類,都適合讀。《背著吉他靠近你》、《成為母親之後》和《我的演員日記》分別從社工、母親和演員的角色反觀自我;《丹麥女孩》中對性別認同的追尋細緻幽微;《何不認真來悲傷》對人生的自剖真實暴烈。《旅行與讀書》和《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則是知性路線,前者是作者極度自我的旅途,也是他龐雜錯落的知識收束;後者則分析自卑情結,從心理學的層面認識自己。
最後的最後, 2015零電阻推書獎,《騙了50年》和《群星文庫》嘗試跨越異質媒介,《黑水》則串聯書評為作品策展,對作者與讀者而言,都拓展作品可能觸及的範圍、豐富其生命,或許會成為未來議題性作品可嘗試的方向。
2015,莫忘初衷。請來聽聽Readmoo小編們怎麼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