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信念的職人,綻放每一個獨特且炙熱的台南旅式
文/阿春爸
這段時間以來,很謝謝書中記錄的所有人,謝謝你們給了台南這麼多故事,讓這片土地如此精采。出外工作時我總是被稱呼為老師,但你們都是我的老師,如果我懂了很多事情可以幫忙傳遞,也都是因為有你們這群老師們的指教。
這次寫的內容,我一開始就沒有將它定位為吃吃喝喝的旅遊書,而是想告訴大家更多在地的故事,如果期待是本圖片很多文字很少的旅遊書,那我要先說個抱歉了,這次24個篇章就共寫了六萬多字。
我想,要成為一位稱職的旅遊作家是應該要有如此想法的,而不能僅限於走馬看花,深入與職人,與農人,與漁人,與台南在地的所有人互動才能將這片精彩記錄下來,曾有一位長輩問我:「你如何選擇要寫的『人』?」我記得我回答他:「不管是素人或是名人,一開始都是素人的角色。每個人的故事都有值得記錄的地方,只是在於看的角度而已。」
關於台南,有人問我,是不是會有寫到不知道還有何題材可寫的一天?
但我也想反問,台南兼容並蓄的豐富內涵,可以有多少人用不同的方式來呈現?只要用心發掘,不管是何處都沒有寫完的一天,因為故事天天在發生,城市的脈動也一天天的在進行著,每分鐘發生的都可能成為城市裡流傳的一段。
旅行台南有很多種方式,最常見的是可以吃吃喝喝一整天,或是穿巷走弄一整日;從以前到現在我似乎一直不斷的想表達大台南的旅遊概念,美味的小吃背後都有著辛勤工作的人(農漁牧等⋯⋯),每家民宿都有著努力作著夢的主人,每個村落都有著共好概念的憨人,每種老行業都有著堅持理念的職人。
如果能看看他們聽聽他們的故事,旅行就能多一層厚度,多一些值得回味的記憶,台南旅式沒有一個可以符合正確解答的組合方程式,必來、必看、必買,在這裡都不適用;剛剛說過台南的兼容並蓄就是如此,旅人的想法、蒐集到旅行中的元素,最後才決定「旅式」的解答。
本文介紹:
《台南旅職人: 阿春爸的府城旅式, 紀錄執著之人×市集巷弄×老店傳承的日常美好》。本書作者/阿春爸;出版社/凱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