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6942-588
Photo Credit: GraphicStock

水野學:掌握這些基本中的基本,版面就會變得賞心悅目且充滿品味

文/水野學(Manabu Mizuno) 譯/葉韋利

近來的趨勢,很多客戶決定委託工作的對象,都是因為信任創意總監或設計師的「感覺」或「品味」。

「感覺上,這個方案還不錯」的說法,在一般情況下使用,或許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事實上,很多設計師跟創作者也經常這麼說。

不過,既然品味是知識的累積,就不該有任何無法用言語說明的產出。依據自身品味產生的創意,必定能透過言語的解說,和客戶及消費者心裡沉睡的知識產生共鳴。我認為這正是創意總監的工作,也是創作工作的一環。

因此,必須同時提升知識與產出的精準度,也唯有在這種情況下,品味才得以成立。

如果你負責研發巧克力商品……

介紹了基本概念,接下來再以具體案例模擬練習。

假設你突然接到命令,負責巧克力新商品的研發,需要決定包裝設計……。這時只要依照下列的步驟,應該就可以獲得充滿品味的工作成果。

①第一步,嘗試研究分析經典巧克力的相關知識。一方面研究比利時或法國高級巧克力的口味及形象;另一方面,則是研究長期受到大眾喜愛的巧克力口味及形象。

②第二步是研究時下流行的巧克力。調查競爭對手最近上市的熱銷商品,或設法取得最近受到矚目,由歐洲新銳巧克力師傅製作的創作巧克力,進一步觀察、品嚐、並研究包裝的特色。

③了解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之後,就可以開始思考「這些巧克力有沒有共同點呢?」首先會出現的疑問大概是:「巧克力的包裝大多是咖啡色或紅色,為什麼?」、「巧克力給人溫暖的印象,是不是比較適合暖色系呢?」、「如果使用類似巧克力融化的圖像,會讓人產生美味的聯想嗎?」

④下一步是從疑問中導出假設:「包裝適合使用暖色系,盡可能選用咖啡色、紅色或橙色。」

⑤最後再驗證並調整假設,做出結論。「不過,這種設計太氾濫了。要不要加入咖啡色的補色藍色?這次的商品形象偏向比利時巧克力的風格,或許可以搭配比利時的字型。」
只是依循這些步驟,就能勾勒出大致的輪廓,至少不會設計出毫無品味的包裝,但只要了解更多設計知識,就能讓產出的層次進一步提升。

例如,配置文字或圖片時可以想像有一個隱形的方框,把必要的元素放進方框裡,完成最基本的配置,之後只要打破既有的框架,就能增加趣味性與律動感。

圖像的上下左右若是有留白,留白尺寸統一看起來才美觀。

排列文字時,每一行的頭尾如果沒有對齊,有任何一行特別突出,畫面就會顯得相當凌亂。

一個版面中使用的字型絕對不多於二或三種。

事實上,一般在輸入文字時,文字之間的間距並不一致,如果能夠仔細調整,讓字與字之間的距離統一,整體畫面立刻會變得容易閱讀又清爽舒適。

雖然每一項都是基本中的基本,但只要掌握這些原則,版面就會變得賞心悅目且充滿品味。

有時候設計師可能也會因為過於專注,一頭栽進自己的世界裡,未能顧及這些基本原則;這時只要負責做出選擇的人具備相關知識就能修正。在這個講求品味的時代裡,後者也一樣重要。

其實就這就是「精準度」。我們正處在一個「講求精準度的時代」,藉由知識的累積從各個角度反覆驗證,就能讓品質和精準度有所提升。

※ 本文摘自《品味,從知識開始》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