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和權力階級告訴我們的並不一樣:赫胥黎與反烏托邦書單
圖片來源:Pixabay

世界,和權力階級告訴我們的並不一樣:赫胥黎與反烏托邦書單

文/犁客

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1894/07/26-1963/11/22

赫胥黎的祖父是有名的生物學家,極力擁護演化論──這個現今已被大多數人接受的概念,當年仍算是叛道離經的新主張。承襲祖父,赫胥黎的父親擁有實驗室,兩名兄弟也都成為生物學家,只有赫胥黎看起來走岔了,進入哲學和文學的世界。

不過赫胥黎並不是因為在科學界混不下去才轉換跑道的,相反的,從他的作品可以知道,赫胥黎對於當年的優生學、潛意識學習等等熱門科技議題十分熟悉,加上自己曾在化工廠工作的經驗,精準地建構出一個先進、穩定的未來烏托邦,再以對人性的理解及觀察,點出如此社會當中的階級、愚民、歧視和壓迫問題。

這是赫胥黎經典作品《美麗新世界》的情節。《美麗新世界》是本反烏托邦小說,這類小說會讓我們持續思索:在階級不流動、資訊不對等、所有福祉與發展都建立在底層人民的犧牲之上,這樣的「進步社會」,有什麼樣的問題?是否應該存在?

時至今日,反烏托邦的血脈已經大量滲入各式作品,因為在現今的世界裡,除了政客,資本家也在不遺餘力地以進步及穩定為名搭蓋階級。在赫胥黎生日這天,閱讀這些作品,我們會獲得不同的視野──世界,和權力階級告訴我們的並不一樣。

延伸閱讀:

  1. 美麗新世界
  2. 一九八四
  3. 平面國
  4. 紅色覺醒
  5. 紅色覺醒2:金色同盟
  6. 紅色覺醒3:銀色新生
  7. 飢餓遊戲
  8. 星火燎原(飢餓遊戲2)
  9. 自由幻夢(飢餓遊戲3)
  10. 飢餓遊戲(套書)
  11. 移動迷宮
  12. 移動迷宮前傳:格殺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