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初(不拖稿)的喬治‧馬汀及其偉大遺產!大仲馬、小仲馬及書單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Robert

十九世紀初(不拖稿)的喬治‧馬汀及其偉大遺產!大仲馬、小仲馬及書單

文/犁客

大仲馬(Alexandre Dumas, père),1802/07/24-1870/12/05
小仲馬(Alexandre Dumas, fils),1824/07/27-1895/11/27

大仲馬本來沒念什麼書,但因工作開始識字讀書之後,就一心想要成為作家。從幫人家抄劇本到自己創作劇本,大仲馬在文壇上逐漸展露頭角;他的劇本或小說包括了歷史傳奇和當代冒險,從熱血戰鬥到浪漫愛情無一不包,經典作品甚多,例如《三劍客》,例如《基度山恩仇記》;知識分子愛看,平民百姓也愛看,加上他因手頭越來越闊綽而越來越寬廣的腰圍,看起來活脫脫就是個十九世紀初的喬治‧馬汀啊!

(但大仲馬的產量比馬汀多很多倍。而且不拖稿。)

因為作品銷售狀況太好,好到大仲馬找了很多寫手幫忙找資料和寫情節,自己除了負責大綱之外還負責到處玩(到後來只負責到處玩),所以創作後期有些作品良莠不齊,而且還欠了不少錢。不過無論有錢沒錢,大仲馬都喜歡和異性廝混,到底在那些廝混之後產出多少大仲馬的私生子?可能沒人算得清楚。

不過小仲馬是眾多私生子中最不同的一個。

小仲馬的母親是大仲馬還沒發達前交往對象之一,大仲馬成名後本來完全沒有理會這對母子,直到小仲馬七歲時,大仲馬才良心發現地開始付人家生活費。小仲馬對文學也很有興趣,二十幾歲時改編自身經歷寫成的劇作《茶花女》不但叫好叫座,後來還一再被改編。這部戲剛上演時,小仲馬發電報給大仲馬說,「初演轟動的程度,足以讓人以為上演的是您的作品。」大仲馬回電,「孩子,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

這樣的對話看起來很令人感動,尤其考慮到大仲馬當時其實在跑路躲債。唔。

其實,真正的家人約莫如此。仲馬父子的生日只差幾天,卒日也很接近。1870年的11月中旬,大仲馬的最後一個情婦在演戲時墜馬身亡,大仲馬埋了情人,撐著傘醉醺醺地走到小仲馬家裡,對他說,「孩子,我是來你這裡等死的。」兩週之後,大仲馬在小仲馬家中辭世,遺產僅剩幾塊錢。

當然,這指的只是物質層面。

他過世之後五年,小仲馬被選入法蘭西學院,那是當時法國文學家的最高殿堂,也就是說,小仲馬的作品獲得了嚴肅的學術肯定;而扣掉那些代寫的騙錢作品之外,大仲馬仍然留下了十分精采的故事。

這些才是大仲馬真正了不起的遺產。

延伸閱讀:

  1. 基度山恩仇記(上)
  2. 基度山恩仇記(下)
  3. 茶花女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