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料理端上桌,佐美酒咖啡,以閱讀飽食終日
文/劉黎兒
走進東京高圓寺的古本酒場,原本就知道這裡是日本許多文人、愛書家匯集的沙龍,但看到隔壁的女客人翻開稿紙端瞧,覺得好懷念,我十幾年沒用稿紙寫稿了,像走進時光隧道,但主人走來,也給我一張稿紙,原來稿紙寫了當天的菜單;這裡是高圓寺文壇舊書店,也是名為「雞尾酒書房」的酒場,身為作家的狩野夫妻在提供日本文豪如檀一雄、向田邦子、太宰治、坂口安吾、池波正太郎、內田百閒、藤澤周平等作品中提及或愛做的「文士料理」,而且讓上店的客人邊喝酒邊翻閱身邊的書,有中意的當場可以買回家。
向田邦子的番茄沙拉 × 太宰治的貝殼燒味噌蛋
酒場主人原本就是古書店店主,他原本常拿酒款待書店老顧客,結果自然形成一個酒場;而且夫妻覺得大正、昭和時代的的文豪都很懂得吃,覺得人生有點餘暇,能做些文學作品中的料理也不錯,因此試圖把15位文豪做過、吃過、描寫過的美味徹底、忠實地復原,全部有53道菜,每天在酒場裡都會供應幾種文士料理,最有人氣的檀一雄的「大正可樂餅」,晚去就吃不到,我點了向田邦子的番茄沙拉,就是番茄加紫蘇絲,然後澆上麻油、醋、醬油的調味汁,其他還有太宰治在小說《津輕》裡所提及的青森鄉土料理的「貝殼燒味噌蛋」以及幸田文的毛豆三味等。
酒場是用歷史悠久的老房子,除了大正、昭和初期的傢具外,最重要的裝潢就是許多也出售的舊書,每個位置伸手就能拿到許多書,客人半坐臥在榻榻米上,邊吃、邊喝酒而邊翻書,然後邊討論的情景,也有人獨自小酌而邊讀書,這都是我是第一次看到的;酒場主人認為,有酒跟美食,更能沈醉在書的世界裡,而且三杯下肚後,大家錢包都寬鬆起來,總會大方地順便買幾本回去。
書香邂逅咖啡香
現代人大都在網路上搜尋書,覺得這樣是很有效率的,越來越不去實體書店,因此許多愛書的書商想出點子讓人在放鬆時去邂逅書,除了自然形成的古本酒場外;2003 年在六本木把星巴客跟 TSUTAYA(蔦屋書店)融合成日本最早的專賣新書的「BOOK&CAFE」,客人只要買一杯星巴客,就可以隨手拿書店裡的小說、雜誌來翻閱,或拿 CD 試聽,當然只買書也可以,只喝咖啡也可以,只是幾乎所有的人只要進了這家店,兩件事都會一起做,搭著咖啡香,或許人會邂逅另類的書或CD。
六本木成功後,TSUTAYA跟星巴客 2005 年在大阪也開了關西第一家「BOOK&CAFE」概念店,其後類似的店在九州、北海道都有;2008 年在橫濱又開設了另一處的「BOOK&CAFE」,不過是 KidsCafe,有小孩遊戲空間,大人可以安心邊喝咖啡,邊跟小孩一起選書,這裡有1萬冊日本國內外的兒童書籍。
BOOK&CAFE 的概念雖在美國等早已落定,日本以前也有個人經營的小型 BOOK&CAFE,但是一位名為幅允孝的創意人成功地企劃了六本木 TSUTAYA 而將之發揚光大,幅允孝並因此創造出「圖書製作人(book director)」的新職業,他以書為切入點,企劃許多新型空間與新活動,透過其他的要素,給予書不同的價值,像是在澀谷開了出版社與書店一體的「SHIBUYA PUBLISHING & BOOK SELLERS」等各種有個性的書店。
最近蔚為話題的是 BOOK&FOOD,原本吃吃喝喝,容易把書沾髒,舊書還好,新書變舊書的風險就很大,但去年秋天新宿由日本藍調開了一家brooklyn parlor,既賣酒、食物,也賣書跟音樂,是更為進化的BOOK&CAFE,是融合音樂、書跟食物的空間,店裡共有 3,000 本書,也提供入手不易的紅酒、啤酒,還有音樂演奏,可以邊吃、邊喝而邊翻書以及買書,這裡也是幅允孝的作品,該店的概念是「人生裡所有徒勞而優雅的東西,全部在此!」他是超級愛書人,創造出書跟食物的新的奢侈關係,讓人有湧出想把書吃下去的慾望,飽食之後,離開時,手上多了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