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from Flickr CC by Moyan Brenn

攝影新手必看,掌握光線就能拍出好照片!

文/DigiPhoto編輯部

即使你是攝影菜鳥,光圈、快門傻傻分不清楚,但只要細心觀察並掌握各種角度光線呈現的效果與光質,基本上都能拍到一張讓人豎起大拇指的好照片。

基礎概念

觀察光線,才能拍攝好照片

身為一個攝影人,最基本的需求便是對光的敏感度,而觀察各種光線的性質,更是攝影者拍照前應有的常識。因為一個優秀的攝影師,不僅需要熟悉各種攝影技巧,對於光源上的控制與掌握,更是決定一個攝影師對美學的敏銳感。

一天當中,每個時間的光質都有不同調性,加上依光源方向的不同,因此同一場景利用不同方向、角度或時間的光線拍攝,照片就會呈現各種變化與調性。光源方向大略可分為「順光」、「側光」、「頂光」與「逆光」,每種光源方向都能為照片呈現不同效果。順光可使照片主體呈現豐富細節與層次,降低整個畫面的反差;側光可使照片主體產生明顯的明暗對比,呈現照片的立體感;頂光能使照片增加受光面,減少陰影,使畫面色彩顯得較為平淡;逆光能增加照片主體的光影層次與立體感,但反差最大,容易使相機測光失誤拍攝出剪影照片。

光的色彩則依一天當中太陽位置不同而有所變化,如日出或日落時,太陽角度低斜,會呈現金黃色調般的暖色系,容易給人溫暖迷戀的感覺;介於日出與中午或是中午與日落這段時間,光質為白色,光源也較強,很適合拍攝光影效果的時刻;正午時分,較像我們所說的頂光,這段時間拍攝畫面色彩及立體感都稍嫌不足,建議除非拍攝意境需要,否則盡量避免在這段時間拍照。而一般新手跟老手在拍攝時的差別,往往就在拍攝時間點的掌握,常常看到菜鳥出團就是拿著相機猛拍;而老手卻是好整以暇、談笑風生,等待最佳光線才肯出手。雖然兩者都能拍到好照片,但付出的心力卻是不一樣。

這時怎麼拍才漂亮2_圖一
(圖一)順光最容易表現主體層次,所以拍攝者只要懂得把握順光方向,理論上都能拍出滿意作品。

這時怎麼拍才漂亮2_圖二
(圖二)逆光雖然會讓場景反差變大,但卻能呈現主體的立體感以及獨特味道。

基礎技法1 順光

順光最能表現湛藍清澈的天空

順光最能表現照片層次豐富的光源,光線經過天空折射後,不僅能使照片反差降低,也最能表現天空湛藍並使畫面呈現透徹感,尤其在風景主題上,更需要順光襯托影像色彩,因此最受喜愛出外景的攝影玩家們的青睞。只要掌握順光條件,無論使用DSLR或是一般消費小相機,拍攝任何題材,只要在測光時稍略注意主體色彩的明暗以及曝光補償的問題,相信都能獲得相當好的影像表現。

這時怎麼拍才漂亮2_圖三
(圖三)拍攝藍天搭配偏光鏡能使藍天更藍、白雲更白。

這時怎麼拍才漂亮2_圖四
(圖四)順光最能表現影像的鮮艷明亮,非常適合拍攝旅遊風景照。

基礎技法2 側光

玩弄光影變化的最佳光線

側光擁有逆光與順光的特性,能突顯拍攝主題的色彩與立體感,卻又不像逆光存在著極大反差與順光缺乏立體感的問題,適合用來進行光影創作題材。看似平淡無奇的畫面,經側光的照射下,光與陰影呈現強烈的明暗、顏色對比,豐富視覺效果。另外,在黑白人像上,側光也是較常被攝影師拿來強調臉部的光影細節,增加階調的豐富性,強烈的明暗效果,能夠使拍攝主題看起來更有個性。

這時怎麼拍才漂亮2_圖五
(圖五)側光豐富的明暗變化,是攝影者創作的最佳光線。

基礎技法3 逆光

克服逆光就能拍攝絕美的風景照

逆光能夠勾勒出拍攝主體的輪廓,增加影像立體感;若拍攝物體為水面,則能表現水面波光粼粼的特性;拍攝花卉或透光性較佳的主體,則能強調畫面的通透感。不過逆光環境反差較大,對於相機的測光系統較為嚴苛,通常會使相機呈現曝光不足,容易拍攝成剪影,若想避免剪影照,拍攝時需要適時的增加曝光補償,使拍攝主體呈現正常亮度。另外,喜愛晨昏夜景的人,可使用黑卡、漸層減光鏡或高動態範圍拍攝法克服反差問題,才能將豐富迷人的色調捕捉至相機裡。

這時怎麼拍才漂亮2_圖六
(圖六)逆光能使海面呈現波光粼粼的畫面,令人難以忘懷。

逆光問題多,慎選鏡頭能改善

逆光對數位器材算是較嚴苛的挑戰,因為過去在傳統底片時代,底片的反射特性不若CCD或CMOS那麼強,並不會將光線反射進入鏡頭內造成耀光鬼影,因此鏡片皆以單面鍍膜處理即可。但到了數位時代,若沿用傳統鏡頭可能會發現耀光鬼影的問題加重,因此新款數位使用鏡頭,不僅在鏡片設計上更嚴苛,也會在鍍膜上下更多工夫,如LEICA鏡片皆以雙面鍍膜處理,能明顯的消除光線鏡內反射的問題,不僅面對強光毫無耀光跡象,更能保持影像的色彩飽和度。

※ 本文摘自《這時怎麼拍才漂亮2》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