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等於熱情加上方程式──波赫士與鑽石短篇書單
圖片來源:Pixabay

藝術等於熱情加上方程式──波赫士與鑽石短篇書單

文/犁客

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1899/08/24-1986/06/14

許多小說家想要出長篇作品──就算不是系列作,好歹來個三部曲五部曲;就算沒有三部曲五部曲,好歹也要寫出一本厚實的磚頭書,才顯得自己真有份量。

當然,很多編輯和出版社也偏好長篇作品,除了編輯、製作和銷售的成本考量之外,大多出版者都認為讀者比較喜歡長篇作品,以市場反應而言,似乎也是如此。

不過,雖然以平均耗用的寫作時間來看,寫長篇肯定會比寫短篇久,但以寫作所需要的技巧和精神來說,寫短篇並不一定比寫長篇輕鬆。再者,文壇上其實有些高手高手高高手,一輩子沒寫什麼長篇,光憑著短篇作品,就成為傳奇。

例如波赫士。

有的人認為波赫士之所以沒有長篇傳世,原因是他的眼疾──波赫士有遺傳性的眼疾,大約六十歲時已經完全失明,作品得靠口述讓人記下;在這種情況下,創作詩歌和短篇小說當然比長篇來得適合。也有研究者認為,波赫士日漸其差、終致黯去的視力,反倒讓波赫士更能夠開創新的文學語言。

但這都不完全正確。

外在的狀況自然會對創作型式造成影響,但讓波赫士成為波赫士的,並不是眼疾,而是波赫士自己對文字使用的想像以及實驗。或許眼疾讓他不方便創作長篇作品,但波赫士在詩歌及小說裡展現的高度繁複華麗意象,累加在長篇當中可能過於細瑣龐雜、讓讀者難以喘息,而若是將之拉長淡化,感覺又不大應該是波赫士作品該有的樣子。

那些在圖書館無數歧路迷宮裡繞行的強記者,最適合的敘事方式,就是短篇。這是波赫士的精準。

波赫士曾說,「藝術等於火焰加方程式。」

火焰,指的是對創作的熱情,方程式,指的創作所需的技巧。光有熱情無法成就藝術,光懂使用現有的方程式,約莫也就是個把技術拿來過日子的工匠。兩者結合,才能成創造出波赫士如鑽石一般的作品,精緻,但能反映折射出無數光芒,影響了後續無數創作者對文字的使用方式。

延伸閱讀:

  1. 忽然一陣敲門聲
  2. 再讓我說個故事好不好
  3. 電影小說
  4. 那些殺死你的都並不致命
  5. 狂人日記
  6. 我們的時代
  7. 冬之夢
  8. 卡夫卡中短篇全集
  9. 魔幻中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