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小心開啟了一個新流派──瑪麗雪萊與科學幻想書單
文/犁客
瑪麗‧雪萊(Mary Shelley),1797/08/30-1851/02/01
嚴格說來,瑪麗‧雪萊跟著詩人雪萊到日內瓦湖畔度假時,還不能被稱為「瑪麗‧雪萊」──因為當年十九歲的瑪麗雖然對外自稱是「雪萊太太」、也替雪萊生了孩子,但她和雪萊還沒正式結婚,而且雪萊還有原配妻子。
身為浪漫派詩人的雪萊能把女孩子迷得神魂顛倒似乎不令人意外,不過咱們倒也不用把瑪麗想像成被愛沖昏頭的傻妞。雖然沒受多少正規教育,但瑪麗經由父親習得各式各樣的科目,拜訪過許多當時的知識分子,瑪麗不但崇尚自由戀愛,還具備當時算得上前衛的女權思想。
瑪麗到日內瓦湖那年是1816。她和雪萊、拜倫勛爵、拜倫勛爵的女友克萊兒及年輕的醫師波里道利分住兩棟湖畔別墅,成天寫作閒聊遊湖划船,打發時間。(順帶一提,克萊兒的媽是瑪麗的後媽,但克萊兒不是瑪麗的後媽和瑪麗的親爹生的,所以瑪麗和克萊兒是異父異母的姊妹,法律上有親屬關係,實際上無血緣關係……搞得清楚嗎?)
十幾年後,瑪麗憶起那些湖邊閒散度日的時光,常會提到很爛的天氣:明明已近夏天,但又陰,又溼,還常常下雨,把他們困在別墅裡哪兒都不能去。
當時這群文青並不知道,氣候異常的原因是千里之外的印尼火山爆發、火山灰遮蔽陽光所致,只是覺得天氣不好讓人悶,於是在某次徹夜長談的時候,大家開始講鬼故事──雖然這種行徑聽起來和外宿時不睡覺的無聊中學生差不了多少,但讀書人硬是不同,這幾人聊天的時候,聊到十八世紀的自然哲學家伊拉斯謨‧達爾文。(順帶一提,這個達爾文不是提出演化論的那個達爾文,不過兩個人的確有關係──提出演化論的是查爾斯‧達爾文,伊拉斯謨是查爾斯的祖父,查爾斯是伊拉斯謨過世後才出生的,祖孫倆其實沒見過面。)
瑪麗想到達爾文講過,若在死去但仍新鮮的組織上施以電擊,組織會再度有反應,所以若將組織重新拼湊施以電擊,也有可能重新賦予生命。這個想法讓她覺得又迷人又恐怖,雪萊鼓勵她把它寫下來,瑪麗就這麼辦了。
但達爾文不知道、雪萊不知道,瑪麗也不知道,她在日內瓦湖畔開始構思、1818年正式出版的這本書,成為西方文學史上的第一本科幻小說,不但不小心開啟了一個流派,書裡頭的角色在兩百年間還不停地被改編、轉化,從純文學、大眾小說、動漫到電影當中,都可以發現這個角色的身影。
這個角色在書裡其實沒有名字。但大家現在大多以他在書中的創造者之名稱呼他,而我們或許更習慣的是另一個譯名:《科學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