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漢相談室】你也許無法拯救世界,但你永遠可以拯救你自己。
整理/劉維人
《硬漢有時軟軟的》在出書後,逗點的總編陳夏民,找了該書的兩位作者到「永樂座」獨立書店,聊三個人心中的硬漢是怎麼產生的,臥斧為什麼會想從影視角色發展出一連串的硬漢專欄,而用陰影表現筆下人物掙扎景況的插畫家目前勉強,又認為人是在怎樣的狀態下,將內心的脆弱翻轉為堅韌。
對臥斧而言,硬漢並不是一種方向,也不是一種性別圖像,而是去面對自己心中的堅持之後,在生命的柔軟裡產生的堅韌。在《硬漢有時軟軟的》從一個雜誌的專欄集結到一本專書的過程中,他希望這些文章能夠讓讀者看見銀幕上的角色之所以擁有堅韌的過程,去看到角色們在人生中的關鍵時刻做出了面對自己生命的決定,因此超越了自己。
書中的每一篇,在集結為單行本的時候都搭配著全頁的角色插畫。這些插畫的觸造者是另一位擅長描寫人生艱澀的插畫家「目前勉強」。目前勉強的筆名,源自於就讀美術系的時候,畫作中的角色都自然地顯露出人際的膠著。人世間處處充斥著勉強,「那麼雖然未來的樣貌還有許多未知,目前就先勉強著吧」。
充滿陰影的面對自我時刻
在為這系列文章進行插畫之前,夏民就因為從他的其他插畫角色中,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焦慮與疏離,而深深被打動。目前勉強筆下的角色總會充滿陰影。夏民認為那種陰影,是你必須回到自己的時候,才會浮現出來的疏離狀態。
在整本書中,目前勉強說自己最有感覺的是浩克。他發現我們稱為硬漢的角色大部分都拿著槍,槍和武器是硬漢保護自己的硬殼,裡面有毫無防備的柔軟狀態,那正是人類不可能完全冷酷,完全堅強的象徵。浩克的武裝是最明顯的,一個大家都害怕的憤怒怪物,保護著一個懦弱卻聰明的科學家。「我們看著浩克的懦弱的時候,會覺得那是角色的瑕疵,會把浩克的憤怒當成他的缺點;但我覺得那反而是浩克作為人性象徵的地方。甚至可以說,正因為這樣,浩克是一位全然悲劇的硬漢角色。」目前勉強覺得我們習慣銀幕上的英雄都被塑造得很美國形象,但每個人都看得見脆弱一面的浩克,像是一種象徵,顯露出英雄背後的脆弱與恐懼。
在超人還沒超人之前
目前勉強提到的浩克,讓臥斧想起超能英雄們在被定型之前,其實背後都有著作者埋藏的脈絡,或者從凡人變成英雄圖像的關鍵抉擇。「例如說超人是由兩位猶太作者創造的,他們把聖經裡的摩西轉化成這個角色:一個失落的種族漂流到另一個世界,變成另一個族的榜樣。而浩克的起源其實是化身博士:一個博士研究人類黑暗的潛意識,發明了一種藥劑,喝下去之後變成了接近於科學怪人的,不受控制的角色。」臥斧認為當我們去追本溯源的時候,可以發現每個角色背後都是一些基於現實的誕生脈絡。
在角色還沒有成為英雄圖像的時候,他們都像我們一樣,是擁有悲歡與黑暗的一般人。直到他們做了某些關鍵的行動,做了某些突破自己的抉擇,才從平凡的個人變成英雄的文化圖像。英雄的形象讓人景仰,讓整個作品系列發展下去,但同時也把角色定型,之後的作品不斷去複製他從柔軟變得堅硬的那一刻。
成為現實中的硬漢
在座談的最後,夏民問起兩位作者,有沒有在現實生活中看見哪些人顯露出硬漢的柔軟與堅韌。目前勉強覺得,也許真正的硬漢,都是身邊那些沒有名氣的人。「公眾人物必須刻意經營形象,你是看不到他脆弱那一面的。反而是自己身邊真正認識的人,才能讓我們看到他們的艱苦跟堅持。我覺得硬漢這種東西,是每個人掌握到自己脆弱瞬間的時候,跨過去而產生硬漢的。唯有身邊的,認識的人,才能讓你看到他們為了某些事情決定做出犧牲的樣子。你可能為了追求對自己真正重要的東西,犧牲了原本很平順的生活。那樣的犧牲對硬漢的形象是不可或缺的」。
「也許那樣的抉擇是基於去面對自己,」夏民說。「我想到扮演萬磁王的伊恩‧麥克連,他無論在銀幕前還是什麼時候都不掩飾自己的衰老,總是一副老人的樣子,他盡力地去接受每一個自己,像是每一道皺紋。」夏民覺得,當我們無法坦然面對自己的時候,就會變得很難去自在地面對整個外在世界。絕大部分的人要去拯救世界是很難的,但你看到他們奮力地擁抱自己真實狀態的樣貌時,你可以看到很巨大的勇氣。
時代這麼辛苦,你也許無法拯救世界,但你永遠可以拯救你自己。
延伸閱讀:
- 《硬漢有時軟軟的》
- 《碎夢大道》
- 《逃生:長得和你一樣難看的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