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pixabay

到死之前都還在為生活孤軍奮鬥的年輕人

文/金璽別

到死之前都還在為生活孤軍奮鬥的年輕人,他們最後一刻停留的地方多半是一個稱為「小套房」或「K書房」的小隔間裡。

這次的現場也是小套房。那一層住了很多人,屋主拜託我們清理時能安靜一點。他擔心會引起抱怨,所以顯得戰戰兢兢。因為消息一旦傳開,他就很難再找到願意入住的房客。對屋主來說,最害怕的就是這種事。

他走的時候沒有穿制服。通常制服都會繡上公司名字,只要在入口網站搜尋,我們馬上就可以了解發生什麼事。

到了現場,發現這裡蒼蠅很多。大樓入口、樓梯間、二樓走道、天花板,到處都黏著滿滿的蒼蠅,房間裡就更不用說了。牆壁和天花板整個發黑,屍體大概已經放置超過四週。看來不只是房間,就連整棟屋子也都需要進行防疫、消毒和脫臭。

首先,我們在房間裡噴灑大量的殺蟲劑。殺蟲劑不只可以殺蒼蠅,就連人聞了也會幾近窒息,所以一噴完我們就趕緊關上房門跑出來。大概過了十分鐘後再進去看,除了僅剩的幾隻蒼蠅外,幾乎全部都掉落在地面上發出嗡嗡聲。如果是用掃把清掃,蒼蠅的身體毀損後可能會發出惡臭,所以我們用吸塵器將蒼蠅全部吸進去。但是蒼蠅實在太多了,吸塵器吸滿後需要清空再吸,又滿了,清空再吸,不斷重複了無數次。

蒼蠅全部清理完之後開始打掃,這時我看到桌上放著一張大學重考補習班的上課證。看起來應該有二十歲,但照片中的亡者臉上卻充滿了稚氣。

此外,還看到機械工程學的相關書籍、電氣相關證照的考試用參考書,書桌前則貼有一行文字:

「韓國電力公社新進社員○○○。」

看起來亡者的目標是先考進大學的機械理工科系,然後再考相關證照,最後進入韓國電力公社工作。目前雖然還在重考,但已經將大學的專攻書籍和考證照參考書都買好了。從這裡可以看出亡者心中殷切的期盼。既然有如此明確的目標,為什麼又在年僅二十歲的時候選擇了死亡?

我帶著各種思緒著手整理抽屜,這時找到一件繡有咖啡店標誌的制服,應該是亡者打工穿的制服。這時心中浮現一個想法:亡者的生活擔子並不輕。如果真的想考進志願的大學,一整天的時間全部拿來念書可能都不夠,更別說還要賺錢。是什麼緣故離開家人獨居,而他的三餐都有正常吃嗎?

我年輕時也曾經在補習班待過一段時間,退伍後就馬上到首爾,從傳銷到泊車人員、代理駕駛、甚至土木工,全部都做過。在當代理駕駛碰到同輩開高級車時,會感到自己非常落魄。在那段日子裡,原本聞到樓下餐廳傳出來的菜香應該要很興奮,但我卻經常挨餓度日,手中只有一條紫菜飯捲。

一想到這個年輕人所過的生活,就不禁讓人同情。他還沒當過兵,不僅要工作,還要準備大學入學考試。一邊要養活自己,一邊同時準備修學能力考試,這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想達成目標,首先必須考上大學。考上大學之後,還要取得對就業有加分效果的必備證照。此外還要上英文補習班,最好是曾經出國遊學,TOEIC 也必須拿高分。

白天窩在補習班念書,晚上要打工,下班回家就癱在床上。會不會就是這樣日復一日的某一天,青年突然覺悟到這一切根本是不可能達成的事實?

考上公營機構是不容易達成的目標,但這真的是自己內心所期盼的嗎?是否因為這是別人眼中一份穩定的工作,所以才把它當做目標,而不是因為自己真的喜歡那項工作?這就好像童話故事的結局總是說「王子與公主永遠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一樣,近來年輕人的夢想似乎也如出一轍,都希望「自名校畢業、進入大企業工作、買間屬於自己的房子,然後有個和樂的家庭」。不安定的社會,正用一個固定的框架形塑年輕人的模樣。

我又再次回想起年輕的時候。當時沒有穩定的職業,有什麼工作就做什麼來謀生,後來因為老朋友的死,才偶然踏入禮儀師這一行。那時還沒有「禮儀師」這個稱呼,這項工作算是條件惡劣的行業。如今擔任禮儀師之前都需要先接受有系統的教育訓練,可是在當時,工作的第一天就要直接到現場擦拭遺體,幫遺體穿上壽衣。一開始光是站在遺體前,就會不停地發抖,一直要到經過一段時間後,才慢慢接受這項工作。

雖然從事擦拭遺體的工作經常被人指指點點,而且領的薪水非常微薄,但我還是很認真地做。我並沒有想過要成為最尖端的禮儀師或將來要創業之類的遠大目標,也不是因為覺得有什麼深遠的意義,我只有一個單純的願望,希望能用雙手將亡者整理乾淨,送他們最後一程,所以默默地認真做份內的工作。

※ 本文摘自《離開後留下的東西》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