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猴子雖然粗鄙,卻是個奇才──日本戰國的謀略家豐臣秀吉
文/司馬遼太郎
每年到了這個季節,美濃本巢郡的農民會戴著斗笠,扛著從田裡收成的甜瓜到鎮上叫賣。
瓜呀、瓜呀,好吃的瓜呀,快快來吃喔。
這是美濃的鄉土歌謠。甜瓜的名字其實叫真桑瓜,是美濃本巢郡真桑村生產。據說,真桑瓜原產於非洲,經印度傳入中國後變成西域的名產。之後又傳到朝鮮,大約在日本應神帝時期,朝鮮的歸化人把種子帶進了日本。美濃本巢郡真桑村屬砂質土,非常適合這種瓜的生長。久而久之,甜瓜就成了真桑村的特產。織田信長在佔領美濃之後,曾經把真桑瓜進獻給朝廷。
由歷代天皇身邊的女官所傳寫的《御湯殿上日記》中,在天正三年(一五七五)六月二十九日這一項裡面寫道:
「信長進獻兩顆由美濃國真桑村生產的甜瓜。」
雖然信長是個小氣的男人,不過只進貢兩顆瓜,含意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但由此可以看出,美濃的真桑瓜在當時有多麼貴重。猴子──藤吉郎——年輕時,曾經把美濃真桑瓜運到尾張販賣。後來,秀吉派兵進攻朝鮮時,在肥前名護屋成立大本營。在那段時期的文祿三年(一五九四)六月二十八日,他召集許多大將和女官一起參加扮裝大會。猴子本來就喜歡舉辦活動,會場就選在城裡的空地。參加者喬裝成各行各業,玩起辦家家酒的遊戲。德川家康扮成賣竹簍的商人、織田常真扮演行腳僧、前田利家是高野聖、蒲生氏鄉賣茶、前田玄以飾演身材肥胖的比丘尼、秀吉自己則是扮演買真桑瓜的商人。他戴著黑色小頭巾、穿柿子色的粗麻衫、背上掛著斗笠、腰纏短蓑挑著擔子,嘴裡喊著「瓜呀、瓜呀,好吃的瓜呀,快快來吃喔」。參加大會的大名和女官看到他的變裝都大吃一驚,因為實在是模仿得維妙維肖。
不過那是好幾年後發生的事了。
「這個男人吃瓜的模樣真是有趣。」
竹中半兵衛這麼想。這時是猴子還在尾張織田家擔任墨股城守將的永祿七年(一五六四)夏天。
猴子──木下藤吉郎——不曾或忘要奪取美濃國的主城稻葉山城的計畫。
這個人遲早會向我開口吧。
這正是半兵衛害怕的。個性堅毅的半兵衛,在藤吉郎鍥而不捨的懇求下離棄了美濃齋藤家,轉而投靠鄰國的織田家,但是他不願意擔當信長身邊的家臣。猴子讓半兵衛帶著妻子住進墨股城,擔任他的軍師。半兵衛心裡明白,猴子遲早會問他進攻稻葉山城的秘訣,但是他不希望這一天真的到來。再怎麼說,稻葉山城都是他祖父以來所侍奉的美濃盟主的主城。
(就算我投靠織田,也不想背叛美濃。)
半兵衛就是這麼一個重情重義的人。猴子也瞭解半兵衛的心情,所以他什麼也沒問,就這樣連續找他吃了三天的甜瓜。
「吃瓜吧。」
猴子只說吃瓜,其他什麼都沒問。也不知道他是打哪裡弄來這些瓜,瓜皮青中透黑,剝了皮後放進嘴裡咬一口,汁甜味美,果肉的香氣充滿整個鼻腔。
「能夠吃到當令的鮮果,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啊。」
猴子每吃一口瓜就會發出天滿足的笑聲,連吃瓜的模樣都是那麼天真可愛。
(真是不簡單的人。)
竹中半兵衛不得不佩服。猴子只和半兵衛一起吃瓜,完全不提進攻稻葉山城的計畫。
猴子重情義,這是他的魅力,也是他的特色,半兵衛這麼想。猴子以前曾經對半兵衛這麼說過:
「我不背叛人也不折磨人,這兩件事是我的優點。」
這就是為什麼猴子會成謀略名人的原因。猴子若是無情無義,那麼他就只是一個陰險狡詐的騙徒。猴子有成為惡人的聰明腦袋,但是他的樂觀和重情重義的天性,把那個惡的部分轉換成了美德。
說到重情重義,猴子把墨股城交給竹中半兵衛管理,自己幾乎不住在城裡,就是最好的例子。
(只要我有二心,這座城就是我的了。)
半兵衛這麼想。所謂人心隔肚皮,雖然現在他投靠了織田家,但是為時並不長,要奪下這座城對他來說並非難事,畢竟不久之前他還是敵國的臣子。但是猴子卻把墨股城交給半兵衛,自己在外四處奔波。說猴子膽子大也好,重信重義也行,總之,猴子就是與眾不同。
(那就是藤吉郎的魅力,他絕非凡夫俗子。)
比方說,猴子擅於運用謀略奪城這一點,就和其他武士不同。一般來說,武士靠的是武力,那是武士的作風。可是當過商人的猴子對奪城這件事卻有他獨特的做法。他的出發點和日本國內的武士完全不同,好幾年後,大家都這麼形容猴子:
「空前絕後的奪城奇人。」
猴子奪城的手法,簡直可以說是一門藝術了。
半兵衛不插嘴,只是觀察猴子的動靜。對半兵衛來說,看猴子辦事,就像是在欣賞一場精彩好戲。
真桑瓜這件事也是如此。半兵衛明白,猴子的用意當然不是來找他分享瓜的美味。
(這瓜,是引子。)
他這麼想。為了證明,半兵衛試探性的這麼問:
「您在賣瓜嗎?」
他知道猴子不是買瓜來給他吃,而是要他買瓜。猴子機靈,一聽就知道是什麼意思。
「我在賣瓜沒錯。再過不久,瓜就要成熟,從藤蔓上掉下來了。」
猴子說了自己在賣瓜,又說瓜就要成熟兩件事。猴子雖然粗鄙,卻是個奇才。
半兵衛聽得出來「瓜從藤蔓掉下來」是個隱喻。因為不久前,他才從丈人安藤伊賀守那裡聽到了一件事。
安藤伊賀守是西美濃三人眾安藤、稻葉、氏家的領頭老大。猴子用計收買了他們,要他們當織田家的內應。這件事是機密,稻葉山城被蒙在鼓裡。
三人眾向稻葉山城的「主公」齋藤龍興進言:
「織田家遲早會進攻美濃,站在防守的立場,軍隊集結同一處非常不利。」
意思是,軍隊集中在稻葉山城,難以在短時間內趕到各地支援,不如分散兵力,駐守在不同據點才是上策。其實他們真正的用意,是要削弱稻葉山城的防禦力。
「有道理,也許這樣比較好。」
愚昧的齋藤龍興採納了這個建議。這一切都是猴子在背地裡下指導棋,他運用分化的計謀,佔領了一座又一座的敵城。這就是他的手段。
之後,猴子又召集西美濃三人眾,要他們繼續向齋藤龍興進言:
「為了預防尾張攻過來,應該先把城下的町人和財富全部聚集到城裡。」
城下町人的財富就是主公您的財富。萬一落入敵人手裡,豈不是讓敵人更加富有?應該把町人和財富集中到城裡,進行籠城防衛戰才對。
這又是猴子的另一招神妙戰術。就是把平民百姓送進城裡,消耗米糧。幾年之後,猴子又用同樣的手段奪下鳥取城。
(這些戰術,都不是傳統的武士能夠想到的。)
在竹中半兵衛看來,猴子想出來的戰術,實在是妙不可言。
猴子的主子織田信長決定進攻美濃的稻葉山城。永祿十年(一五六四)八月一日的黎明,信長率領大隊兵馬,在大風大雨中從小牧城出發。
「眾將士聽令!勝負在此一役!」
信長在出發前,大聲吶喊著激勵軍心的口號。信長有個習慣,就是在出征前會喊一些即興的口號。例如,在桶狹間之役,這個無神論者突然把大串佛珠繞在脖子上,高舉長槍大喊「各位!今天請大家把性命交給我吧!」──現在,永祿十年,也就是這次攻打美濃的戰役中,信長已經有了破釜沉舟的心理準備。過去,信長攻打美濃的歷史,可說是一頁頁慘痛的教訓,至今已經過了十年,如果從他父親那一代算起,就是二十年。歷經這麼漫長的歲月,信長卻從沒放棄過攻打美濃的野心,光從這點就可以知道,信長的意志力絕非常人能及。
信長有信心,這次的作戰勝券在握,因為他在這場戰役中加入了不曾使用過的新要素。過去的二十年,織田家向來都是直接以武力攻打,但是這次,猴子使用的手段,讓情況出現了轉機。
用當時的話來說,就是「謀略」。
本文介紹:
《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本書作者/司馬遼太郎;出版社/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