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男女、一再錯過的距離──新海誠用《你的名字》喚起青春之歌

文/簡嘉潁

10 月 24 日,由新海誠擔任原作、腳本及導演的長篇動畫作品《你的名字》,在日本票房達到一百六十四億日圓(約新台幣五十億元),不僅超越《崖上的波妞》,在歷年日本本土電影票房排行榜中名列第五,後勢持續看漲,有望改寫吉卜力長期盤踞排行榜的紀錄。

新海誠是誰?在這之前,這個名字對很多人來說相當陌生。事實上,非科班出身的他,放棄繼承百年建築家業新津組,進入遊戲製作公司磨了五年,在 2002 年以獨立製作影片《星之聲》驚豔影壇,才正式邁向動畫導演之路。

十四年來,他總是不惜花上兩、三年細火慢熬每個構想,目前僅發表了六部動畫電影,以及一些短片作品。

長野故鄉美景,建構他的世界觀

不像其他動畫導演創作題材豐富多變,四十三歲的新海誠承認,自己總是描繪著同樣的事物:青春期的男女、人與人之間一再錯過的距離。貫穿全作品的「新海元素」:如詩般的獨白、細膩真實的風景描繪、光與影的斑斕變化,一直吸引不少狂熱粉絲的支持。對許多日本人來說,新海誠的電影總讓人覺得懷念不已,想起那些似曾相識的風景、那段曾經經歷的青春時光。

※ 本文摘錄自《Cheers快樂工作人 11月號/2016 第194期》,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