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Sonny Abesamis

就業即將終結?找到兼具金錢、意義與自由的新世代職涯槓桿點!

文/泰勒•皮爾森(Taylor Pearson)


▎你的祕密是什麼?

「如果你做的事相當安全,但感覺風險很高,那麼你已經在市場上取得顯著的優勢。」
——暢銷書作家、創業家 賽斯.高汀(Seth Godin)

千萬富翁投資人彼得.提爾(Peter Thiel)在每次投資前,總是先問三個相同的問題:

  • 你的祕密是什麼?
  • 有什麼事實是你跟其他人看法不同,但是你覺得很重要?
  • 你所相信的事情中,有哪些事情「反主流」(contrarian),但其實是正確的?

提爾和曼谷的那群人所了解的事情,是根據兩千年前阿基米德的名言:「給我一根夠長的槓桿,放在一個支點上,我就能舉起整個地球。」

任何系統都有槓桿點,無論是真的有槓桿和支點的機械系統,還是一般人的職涯和生活那種比較複雜的系統。儘管同樣賣力地壓,有些時候,你的努力會獲得很大的報酬,有時卻不然。

究竟我的大學同學和我所結識的創業家之間有什麼差別?其實兩者的差別本來沒那麼大,他們都滿懷抱負、聰明過人,而且勤奮敬業。不過,在我和他們之中的幾百人談過或共事過之後,差異變得相當清楚:祕密就是其中一群人把槓桿和支點放在更具策略性的位置。


▎新的槓桿點

科技和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改變了累積財富的槓桿點,也就是改變了金錢、意義和自由的定位。近百年的社會和技術發明,帶領我們走向「後就業時期」,同時使得落實創業家精神比起以前更安全、方便、獲利更多。

全球化不只持續進行,還在加速中。到了2020 年,在阿根廷、巴西、中國、印度、印尼、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和南非等國,受過高等教育、介於25 歲到34 歲的人數,將比主要由西歐和北美的34 國組成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總人數多40%。

不只教育水準提升,通訊技術也同步改善,讓我們得以接觸世界各地的人,並與他們共事。20 年前,如果想打電話給別人,必須到電話亭排很長的隊,並且使用預先付費的電話卡,我們顯然很難用這種方式經營公司或管理團隊。但是今天只要花40 美元連上網際網路, 加上1 個免費的Skype 帳號,任何人都能到史上最大的人才庫尋才。

換個角度說,你在找工作時,不只要和鄰近的幾十萬或幾百萬勞動人口競爭,還要和全世界的七十億人一爭長短。

科技、機器和全球化提高你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更對創業家大有助益。它們降低了創業成本、開啟了新市場,並且創造出新的配銷通路。現在要打造新產品、行銷宣傳,比過去更容易,且成本更低。

過去兩百年,推動經濟進步的產業,常常不是大家想要的工作。在工廠中工作,可能比在荒野中挨餓要好,但終究不是自我實現之路。在二十世紀初,念大學變成風險很高的賭注。為什麼要投資四年的時間,取得一個看來光鮮亮麗的學位,而不直接去工作?


滿足你對自由和工作意義的基本渴望,並賺取金錢,這三者並存的機會,多得超乎想像。

本書將告訴你,這些趨勢是什麼、定義它們的新槓桿是什麼,以及如何利用新槓桿,在自己和摯愛親友的生活中創造更多的金錢、意義和自由。

究竟要選擇對抗這些變化,還是擁抱它們,完全取決於你。只是我要提醒你,機會不會永遠存在。

※ 本文摘自《就業的終結:你的未來不屬於任何公司》,立刻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