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事長、執行長罕見主動同時退位:巨大接班一刀到位!
文/商業周刊提供
成立四十四年的巨大,歷經代工客戶抽單、新興市場搶單、產業空洞化三次重大危機,都在變局前提早因應,成為傳產轉型模範生,更將自行車行業的根基留在台灣。
劉金標曾說,他是全公司最有危機感的人,這次,為何他把企業最敏感的「接班」議題,當成危機事件思考?
這是一場產業變局前夕,龍頭企業預見風浪前緣,透過交棒轉型的大布局。
十二月十六日下午兩點,台北敦化北路捷安特 Liv 品牌旗艦店,湧進一屋子媒體和攝影機,鏡頭焦距鎖定的,不再是眾人熟悉的巨大創辦人劉金標,而是以一襲黑色套裝出場的新任董事長杜綉珍,以及身著捷安特藍色商標色系襯衫的新任執行長劉湧昌。
「感謝各位來參加這場,我原先以為『不大不小』,但現在看來『可大可小』的記者會,」在杜綉珍致詞後上台,五十七歲的劉湧昌,用如此開場白,定調這個深受外界矚目的全球自行車業龍頭接班。
若只看接班人選,巨大的接班順理成章,「可小」視之。
出任董座的杜綉珍,是劉金標姐姐杜劉月嬌長女,父親是醫師,由於當年大力資助劉金標創業,杜家持有巨大股份 8.7%,僅次總持股 10.2% 的劉金標父子,目前是第二大家族股東,杜綉珍擔任巨大財務主管近 30 年,比表弟劉湧昌大 10 歲。
劉湧昌是劉金標長子,取得美國羅斯福大學 MBA 學位後,1990 年從台中大甲廠的品保員做起,九二年擔任赴中國設廠的先鋒部隊,投注二十年打開全中國市場的經銷通路,在集團兩岸各部門歷練完整。
無論按輩分或股份,杜、劉兩人出線接班,堪稱是合情合理的安排。
「可大」之處則在於,巨大是全球營收第一大的自行車公司,連續四十年獲利,是傳產模範生,外資持股比率高達五四%,和全球最大的運動鞋大廠寶成,是台股外資占比過半「唯二」的老牌製造業,交棒動見觀瞻。
退休,只因年紀到了?
羅自喻老船長:產業變局像颱風進逼!
就在此時,創辦人劉金標、執行長羅祥安同時引退,創下國內上市櫃公司中,首家在獲利與股權均穩定的情況下,董總同步交棒的先例。
看似單純因創業強人年事已高而交棒,背後,其實是預見產業變局的提前轉型。
台灣自行車產業山雨欲來,正面臨二○○三年籌組 A-Team 產業聯盟,成功因應產業空洞化以來最嚴峻的挑戰。「世界已經變了,過去亞洲(製造)供應全世界的時代過去了,」負責巨大全球布局長達四十年的羅祥安,用颱風逼近形容產業變局,「這次是大的變局,別人可能還看不懂……,我們是老船長,知道(危機)早晚要來的!」
市場數字更敲鐘預警,颱風掀起的第一道浪,已打到門前。
去年起,全球自行車業產能嚴重過剩,加上中國經濟放緩、內需市場疲弱,市場壓力一波波襲來;今年前三季,台灣自行車出口產值即暴跌逾兩成,全年恐創近十年新低。就連身為產業龍頭的巨大,也難抵逆境,外資預估今年每股稅後盈餘(EPS)8.5 元,不如去年和前年的 10 元以上水準;占巨大營收四分之一的中國市場,明年能否落底亦尚屬未知數。反映在資本市場,過去 22 個月以來,巨大股價跌跌不休,從去年二月高檔 305 元,跌到截稿前的 181 元,市值蒸發四成。
「 比預期還差(worse than expected)」,是外資摩根大通最新個股研究報告,對巨大今年前三季表現的整體評價。
※ 本文摘錄自《商業周刊 第1519期 2016/12/21》〈封面摘要〉,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