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大教授葉丙成:「想做孩子的貴人,就是把他們當自己孩子栽培!」
文/葉丙成
你很少看到這樣的大學教授。
每個週末,他都風塵僕僕的開車載著研究生,從台南到嘉義東石,去教當地的弱勢孩子們寫程式。除了教課,他又要開發程式教材。而以研究生為主的程式教師群,因為學生研究所畢業來來去去,他時不時又要訓練新的老師。為了讓更多弱勢孩子受惠,他得常常南北奔波去募集更多資源跟幫手。
很少有人能像文鈺這樣的為孩子們付出。
文鈺對這些鄉下弱勢孩子的付出,那種執著、那種毅力,真的很讓我佩服。一般人很難想像,他為什麼要為這些鄉下弱勢孩子做這麼的多?其實,文鈺就是把這些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希望能栽培他們成材。
過去以來,我們的社會對於該如何幫助偏鄉弱勢孩子,總以「學業脫貧」的思維為主。但對這些弱勢孩子而言,若要靠學業脫貧,起碼要念到大學畢業,這些孩子起碼要念十幾年書。可是這些孩子的家裡經濟狀況都很脆弱,許多以打零工為經濟來源的家庭,當父母有人生病或受傷,家庭的經濟就缺了一大塊。要讓這些孩子無憂無慮、安安穩穩念十幾年書,談何容易?
與其讓他們靠學業脫貧,不如教他們可以在這社會立足的功夫。以程式設計而言,三年內就可以上手,不用十幾年。我們有機會讓這些孩子,在幾年之內便能建立這方面的技術能力,在日後更有機會幫助自己家庭在經濟上逐漸脫貧,文鈺便是為了實踐這樣的理想而努力。
但要實踐這樣的理想,何其困難?
要學會程式,孩子們必須要能懂相當程度的英文。要學會程式,數學也必須要有一定的瞭解。許許多多的基礎能力,都要想辦法幫孩子補起來。除了自己教,文鈺為了增進這些孩子的語文能力,也努力的在找老師幫忙給予孩子們閱讀理解的訓練。身為他的朋友,我看著他為這些弱勢孩子的付出,真的是打從心裡感到尊敬、感到佩服!
最近,為了能幫助台灣各地更多像東石這樣的孩子,文鈺開始與其他有同樣的信念的公益夥伴一起合作。把他開發的程式教材,完全開放給大家使用。甚至南北奔波,幫不同的單位訓練程式教育的志工老師,讓更多弱勢的孩子也能有機會得到程式教育。如果沒有文鈺的努力,這方面的進展不會這麼快。因為他,台灣社會各界才得以了解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幫助弱勢孩子立足。它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方向。
身為文鈺的朋友,我常常是帶著很矛盾的心情。一方面,我非常高興看到文鈺的理念得到許多人的認同,讓更多孩子得以受惠。但另一方面,又很不捨看到文鈺因為奔波勞累而讓健康出了狀況。我很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夠讓更多人看到文鈺的故事,讓更多有志於實現同樣理想的夥伴能夠勇敢站出來。
期待能有更多熱血的夥伴願意投入幫助弱勢孩子、做孩子們的貴人。文鈺肩上的擔子,大家一起來扛!
本文介紹:
《做孩子的重要他人》。本書作者/蘇文鈺、楊語芸;出版社/寶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