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人真的不愛投資台股嗎?搶救台股動能!
文/朱紀中
「台灣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含股利報酬)」在 2016 年 12 月 9 日創下 1 萬 5,485.68 點的歷史新高!不過,在股價登頂的同時,過去 5 年台股成交量竟然減少 29%,國內投信管理台股基金的規模更大減 34%。顯示在國際資金看好台股的同時,台灣投資人卻是沿路退出,不敢長抱台股基金。
台灣人真的不愛投資台股嗎?最近與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討論這個問題,根據他的分析,台股近 10 年平均報酬率逾 7%,績效前 5 名的台股基金年化報酬率都超過 8%(詳見表 1),但整個台股基金市場卻陷入「負循環」漩渦,不下猛藥,衰退趨勢無法扭轉。至於所謂「下猛藥」,就是希望政府能仿效日本「小額投資免稅制度(NISA)」,讓投資人在一定額度內投資台股或台股基金可享免稅優惠。日本 2014 年 1 月實施 NISA,2 年內相關投資帳戶開戶數增加 1 倍,帳戶內投資金額則在1年半內跳增 3 倍。尤其 NISA 實施後 9 個月日股盤成的底部,接下來不論全球情勢如何演變,日經指數迄今都未再跌破這塊鐵板區。政府若真想活絡台股,與其研究「現股當沖改用淨額課稅」,不如推動 TISA(台灣小額投資免稅制度),引導超額儲蓄投資台股基金、搶救正在凋零中的台股動能。
※ 本文摘錄自《Smart 智富 01月號/2017 第221期》〈社長筆記〉,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