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graphic stock

公關公司:「最好的公關看起來就是『新聞』本身」

文/史韜柏、藍普頓

殺人等於是殺了一隻理性的動物,毀掉神的形象;毀掉一本好書則是摧毀理性,蒙蔽神的視野。
──彌爾頓(John Milton)《論出版自由》

在一九九○年九月七日的內部備忘錄中,凱旋公關公司的資深副總裁葛莉森警告大家:「凡文件都是最高機密,就算只是寫給自己看的便條,也務必蓋上機密章……記得我們有碎紙機,文件請一併交由琳奈特銷毀。所有對話也請保密,在大廳、電梯、餐廳等地方講話,請多加留意!所有供應商都必須簽署保密條款。如果要傳真文件給客戶、分處或其他人,請先致電,告知對方有傳真。如果你知道有傳真要進來,你本人或專案負責人須等候在傳真機旁,直到文件進來為止。我們不想看到這些文件晾在一邊,任人自由取閱。」

葛莉森是一九六九年畢業於西北大學新聞學院的高材生,從上述記錄看來,她顯然深諳保密防諜的重要。萬一風聲走漏,導致凱旋公關這樁封殺新書的祕密計畫曝光,媒體一旦聞風而至,到時事情可就棘手了。

加州葡萄乾顧問委員就是這個事件的案主,也是凱旋公關的客戶。這個商會由加州葡萄乾業者共同成立,在一九八六年,藉由一系列以「加州熱舞葡萄乾小子」為主角的電視廣告異軍突起。這個以黏土動畫技術所創造的葡萄乾小子會唱又會跳,大受歡迎的程度,遠勝早先製作的電視廣告。

一九八八年夏天,葡萄乾小子從紐約到洛杉磯,巡迴全國二十七座城市,沿途在飯店大廳、兒童醫院、安養中心、超級市場等地演出,許多城市的市長也出席同歡並授予市鑰。

當然,對加州葡萄乾顧問委員會而言,真正的利益來自葡萄乾的銷售。自從葡萄乾小子首次亮相以來,葡萄乾的銷售量足足上升了十七%。然而,在光鮮亮麗的成績背後,一場風暴正悄悄醞釀,葛莉森的祕密備忘錄就透露了凱旋公關的危機處理計畫。

這場危機的「禍源」是一位名叫史坦曼(David Steinman)的科普作家。一九八五年,史坦曼任職《洛杉磯週刊》(LA Weekly)時,撰文報導聖塔莫尼卡灣區附近魚類遭有毒廢棄物污染。這事情不但發生在他家附近,他還驚訝地發現自己的血液中竟然含有超高濃度的 DDT 和多氯聯苯。

史坦曼讀到的研究指出,這些化學物質跟癌症等其他疾病的高發病率相關。他不禁好奇地問:「我所吃的食物,究竟還有多少其他有毒物質?更奇怪的是,為何多年前早已知情的政府官員,竟然隱瞞了那麼久?」為了找出答案,史坦曼展開了長達五年的調查,並利用「資訊公開法」(又名「陽光法案」)取得隱晦不明的政府研究報告。根據這次調查,他寫了一本名為《有毒星球的飲食之道》的書,預計一九九○年出版。

史坦曼的調查揭露:無論是葡萄乾、優格或牛肉等美國食品,都可以發現上百種有毒致癌物與其他污染物殘留的證據,其中大部份是殺蟲劑。例如書中有一例子是,他發現政府稽查員「在十六份葡萄乾的抽樣調查中,找到內含一百一十種工業化學物與殺蟲劑殘留」,因此建議大家只吃不使用農藥、有機栽培的葡萄乾。

《有毒星球的飲食之道》把這些資訊集結成冊,讓讀者有機會選擇安全的食物。不過,消費者總得先聽過這本書,才能夠運用書中資訊吧?一般新書宣傳,都是在出版後數週間,以媒體評論和作者訪談等行銷活動來打開知名度,而加州葡萄乾顧問委員會正是要抓緊機會、使盡全力,確保史坦曼的新書胎死腹中。

公關公司既然是規劃公關宣傳的專家,還有誰比他們更適合發起反宣傳,使記者對史坦曼及其新書視而不見?

限間諜親閱

上述葛莉森備忘錄的副本來源是凱旋公關的員工,這名檢舉人受良知驅使,冒著被開除的風險,決定揭發凱旋公關意圖隱瞞加州葡萄乾等食物中高含量的農藥可能危害人體的事實。

我們的消息來源指出:「當我在報告中讀到兒童罹癌率明顯上升,但大眾卻不知道為什麼,我真的非常沮喪。我堅信人有知的權利,因為那些『葡萄乾小子』有可能會傷害孩童。這個國家已經沒什麼審查制度了,有錢人說了算。」

根據一九九四年的《奧德懷公關公司名錄》,凱旋公關是全美第六大的公關公司,每年索取淨額超過五千萬美元的服務費。凱旋公關除了為客戶撰寫新聞稿與舉辦記者會之外,更大力推銷一項在公關產業中日漸成熟的「危機管理」服務。

葛莉森的公關專業是「食品行銷策略諮商」,公司就是雇她來「處理」像史坦曼出書的這類危機。早在《有毒星球的飲食之道》出版數月前,凱旋公關就設法「取得手稿和出版商的宣傳行程」。葛莉森並建議發言人「針對市場上對此議題最有興趣的書商或媒體進行一對一的簡報或訪談……我方正設法取得巡迴行程以『蓋過』史坦曼的曝光。最好在他出現之前,各位發言人就已經消毒完畢了」。

為取得這項資訊,凱旋公關雇了暗樁加入這本書的行銷宣傳計畫,以便掌握史坦曼什麼時候上什麼節目。檢舉人指出:「凱旋公關內部有一張清單,列出哪些媒體會接到不具名電話,然後打電話給這些談話性節目,質疑史坦曼的新書。」清單上包括《紐約時報》特定記者、名嘴賴瑞金的談話節目、《華盛頓郵報》。凱旋公關安排的樁腳會致電抱怨節目只邀史坦曼,呈現一面之詞,有失公允;或直言抨擊史坦曼是個「荒唐可笑的極端份子,說的話毫不可信」。

政府也來參一腳!

葛莉森的備忘錄同時推薦了「外部親善大使」的人選來加入此次反宣傳,有共和黨加州州長威爾森(Pete Wilson)和民主黨募款人柯艾婁(Tony Coelho)。農藥產業關說團體和共和黨的深厚關係,更讓這次反史坦曼新書的祕密行動擴及白宮等美國政府機關。

一九九○年九月,史坦曼新書發行前夕,美國農業部透過農業推廣服務處發起反新書宣傳活動。根據一份政府內部通知文件,農業部認為「經過相關各界跟媒體的溝通,已有效把民眾對本書議題的潛在顧慮降到最低」。全國食品加工業協會是食品和農藥業者所成立的商會,他們製作針對史坦曼新書的「機密分析」作為備忘錄附件。備忘錄也提醒收件者,此資訊「僅供內部使用,不得外傳媒體」。

馬可斯博士當時擔任美國環保署的資深科學顧問,他以個人身分為《有毒星球的飲食之道》撰寫引言,此舉大大觸怒惠蘭。惠蘭要求白宮幕僚長蘇努努親自調查此事,並施壓要求刪除這段引言。馬可斯斷然拒絕,隨即遭環保署開除。如今,政策已修正,明言禁止官員為書寫序。

幫你決定該吞些什麼

你每天都會吃東西,或者,你現在就正在吃。

民以食為天,吃是基本的權利,吃得健康更是理所當然。知也是我們的權利,即使邊吃邊讀也行。因此,我們理當有權知道自己吞下肚的東西是從哪兒來的,即使是凱旋公關或白宮,也不能剝奪我們吃與知的機會。

你絕對不會投票給會限制你瞭解食物來源的政府官員,你也不可能投票給凱旋公關;更別說,除非必要,你根本不會知道有這家公關公司。你一定沒有授權這些人來干涉你的生活,或反過來說,他們從沒徵求過你的意見。畢竟凱旋公關又不是為你工作,加州葡萄乾顧問委員會才是他們的金主。

不幸的是,看不到的才要命。

《有毒星球的飲食之道》一書對於健康、環境、食物安全等公共議題提出發人省思、不容忽略的呼籲,卻淪為公關反宣傳的受害者,還沒受到公共意見的檢驗就被消音。但這還不是個案。

一九九二年,羅彬斯(John Robins)推出作品《願人人得溫飽》,提倡吃全素。他也遭摩根麥爾斯公關公司(Morgan & Myers PR)的反宣傳活動盯上。這次反宣傳活動背後的金主是全球最大的牛奶推廣團體「美國乳品委員會」。摩根麥爾斯是全國排名第四十二的公關公司,其客戶包括幾近壟斷全美乳酪買賣的卡夫食品(Kraft Foods)、製造牲畜用抗生素大廠亞普強製藥、「草脫淨」的製造商山德士(Sandoz),他們生產的這種除草劑是已污染上千水井的致癌物。

如同凱旋公關的反宣傳,摩根麥爾斯扮演藏鏡人,暗中破壞羅彬斯的新書宣傳,以掩其光芒,減少讀者。摩根麥爾斯一九九二年九月十七日的備忘錄中,表示「摩根麥爾斯正密切監控羅彬斯的媒體巡迴行程」,藉此削弱他呼籲讀者少買乳製品的影響力。這份備忘錄在重要乳品業的聯絡人之間廣為流傳,內含羅彬斯的巡迴計畫並提供戰略警告:「切勿發佈新聞稿或聲明,這只會讓他的訊息引起注意……理想的做法是,所有回應均來自與乳品業無關的第三方。」

讓世界永保安康?

公關產業二十世紀以前根本還未誕生,如今卻已穩定發展,將來勢必會突飛猛進。沒有人確知美國每年究竟花多少錢處理公共關係,不過少說也有一百億美元。今天的公關業者來自資深記者、退休政客與熱衷躋身企業名流的大學畢業生,穿梭在企業執行長、參議員與總統之間,運用心理學、民調、複雜的電腦資料庫,掌控鉅細靡遺的資料,得以指出個別城市社區中不同的消費心理。葛雷公關公司(Gray & Company)的資深副總裁表示:「事實上,你在電視上看到的,大多是公關公司的罐裝產品;報紙或電視上的新聞,大多也不是新聞。」

公關公司在為這些行為辯護時,總宣稱他們單純只是在參與民主程序,並為公共論辯貢獻一己之力。但實際上,這個產業謹慎地將大部份活動隔絕於大眾的視野之外,「隱晦、低調」分明就是操弄公眾意見和政府政策的策略之一。另一個公關公司同業說:「說服就定義來說本來就必須要是隱微的,最好的公關看起來就是新聞本身,你永遠不會知道這只不過是公關策略,你只會發現你的觀點漸漸改變。」

※ 本文摘自《有毒污泥愛你好》,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