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對著命運許願,它卻吃了你的金幣。
文/青木原
活過來
- 所以書寫
整理這本詩集的過程中,想起當初怎麼寫起來。
生於欠缺,有意識起便開始學習處理難堪,小時候明白到即使如何殘缺,要在人群中生存,必須神采飛揚的過活。於是年月以來每天演練幾近沒有瑕疵的樂觀,重複說服自己,只要努力,意識可以取代一切情感。只要拒絕過往,便可以忘記一切不安與創傷,我是這樣相信並勸慰自己活下去。
這樣狠地活著,終於身體提出控訴,我患上了長期嚴重失眠。在不眠的夜裏,被感情強行要求坦白,終於誠實的認下,原來一直都真的,真的活得如此難堪。
在這些夜裏,逼於面對真實的感受,舊的傷痕裂開,疊著當下的痛感,從過住延伸到現在,在黑暗中索命,一直追趕到天亮。每一個無眠夜,紛亂的概念在思緒中無法按捺地洩開,於是在這狀態下的某夜,開始了無意識的書寫。每天晚上在黑暗中隨手拿起紙片,把湧在思緒的字句摘下來。然後有一天,覺得字片這樣零落地丟在房間角落也算可惜,於是把它們放出來任人翻閲。
- 處理當下
成長是船的命題。
有個一經典的思考問題:一艘叫忒修斯的船經年航行,殘舊的零件被逐少換掉,一百年後那艘船全部零件也被換了一次,那這艘船還是不是忒修斯?第二個問題是,如果把從忒修斯拆下來所以部分重組起來成一艘完整的船,那這一艘船是不是忒修斯?你說那一艘船才是忒修斯呢?成長的課題是,我們在艱難的路上逐少遺棄從前虛弱不堪的自我,拼湊出另一個強大而完整的自己。然後兩個自我在身體裏對話,並彼此否定,在分裂且無法安寧的狀態煎熬。
為了從社會的生存標準中勝利,我們用新而強大的自我掩藏另一個虛弱的自己,且不能被發現。一旦被看見,便像窮人在宴會中被發現亮麗的大褸內是破爛的粗衣般,掉進被圍觀而哭笑不得的窘態。我們吃力勉強地保持面子,冒充活得可以。因為故作美滿的面子以下,只有虛無與荒謬。
- 然後前行
作為一個骨子裏的悲觀主義者,永遠無法從無常感中開脫。有些人每天早上睜開雙眼便能不問因由地享受世界,也有些人從早到晚無法停止自虐地思考。我們理解到悲傷的無力,但我們也應該感謝悲傷。因為悲傷,我們明白無常,所以能理解旁人的不幸。悲觀不代表必須頹唐地生活,悲觀者特有的暗光,能關懷活在黑暗而不能自解的人們。我們這些因為過份思考而痛苦的人,一定程度上是種選擇,我們也有權去過荒唐的享樂人生,但這裏卻有些人的痛苦是無法選擇的,那種是被生活壓逼而無從開脫的痛苦。因為城市裏痛感的相連,我們無法無視不幸。雖然無常,再努力也不能改變殘酷的世界,但至少我們可以逐少逐少的,為不幸的人們創造選項,讓本來無處可逃的人有離開苦難的選擇。因為還有改變的可能,所以我們在生命的無力感中做最大的努力,所以前行。
- 關於情感
您是一張書籤,
放在我人生最美也最痛的那一頁。
我想給你寫一封信,你好以後便不知從何說起。於是給你的話散落在字句之間,畢竟,愛真難說。
難以言白,只願我愛的人和人們安好。
- 感謝
當初漫無目的的書寫最後可以被印刷成書,實在應該慶幸感恩。感謝出版社對凌亂的我包容,感謝你們幫助我從零落的文字中整理出這本書來。
感謝一些從我生命中路過和駐足的人,感謝你們守護我殘缺的生命,在那些虛弱夜裏陪我沉默,讓我還有不捨得離開的原因。還有,感謝那位愛貓的女孩和她的貓,謝謝你們的柔軟和溫暖。
感謝愛我的人,希望我們終於擁抱彼此的欠缺,好好的一起活過去。
本文介紹:
《別忘了,許願池也吃金幣》。本書作者/青木原;出版社/三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