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會為民意捨棄香港繁榮基礎嗎?重商或重福利 低民調特首的路線抉擇

文/商業周刊提供

「資本主義是對香港最好的方程式」,新當選的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以下簡稱林鄭)如是說。然而背負「雙低」(低民調、港人對中國低認同)上台,這位香港史上第一位女特首,是否將大派社會福利以救民調?將是香港經濟能否繁榮的關鍵問題。

    小檔案_林鄭月娥
    出生:1957年
    學歷: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
    經歷:香港社會福利署署長、政務司長
    家庭:丈夫為數學家林兆波,常住北京

在官場歷練36年的林鄭,出身並不顯赫,幼時她家裡沒書桌,只好用床板寫功課。從小一到國一她每次都考第一名,只有一次「失常」考第二,回家即大哭一場。生性好強的她雖喜歡英國文學與歷史,但會考(中學聯考)卻選讀理科,結果物理只拿到D。

但在唯唯諾諾的官場,這種好強卻成為她早期崛起助力。自她2007年出任發展局長以來,在香港大學民調中,支持其續任比率一直在4成以上;2012年7月起她擔任政務司長(港府第二把交椅),她的民望一直高於特首梁振英。林鄭的前上司、前政務司長許仕仁曾贈她「好打得」(幹得好)封號。一向痛批梁振英團隊的「香江第一健筆」《信報》創辦人林行止,也曾讚林鄭是「優秀的公務員」。

作風強勢,被譏為ABC

但曾幾何時,林鄭形象迅速滑落,這次特首選舉她的民調遠輸對手曾俊華,以致被輿論譏為ABC(Anyone But Carrie,誰都可以就是林鄭不行),亦和她的強勢風格有關。

2014年推動政改方案,她和民主派從「有商有量」變「一錘定音」;2015年鉛水污染,她「捍衛公務員尊嚴」,拒絕議員要她喝鉛水。最近則是推動北京故宮在西九龍建展館,輿論批評她黑箱作業,她回應「若官員都不願下判斷,香港難以發展。」香港城市大學助理教授馬家輝就指林鄭「傲慢」。

一貫政策,輕福利少干預

林鄭曾當過社會福利署長,任內提出按通縮削減福利、限制新移民請領資格,讓社福機構瘦身,率先推動公務員減薪等。學者周永新在為港府諮詢期間,曾建議由政府負擔全民退休保障,林鄭卻批評周說此舉不用加稅是「不切實際」,這些「政治不正確」言行皆讓她大失民心。

過去五年,現任特首梁振英以扶貧、安老為號召,社會福利支出直線上升,據港府2016/17年度預算,社會福利經常開支660億港元,占整體政府經常開支19%,比10年前倍增。這也是被譏為「梁振英2.0版」的林鄭宣布參選特首時,商界質疑她將使香港走向「福利社會」的原因。

林鄭的經濟政策以房屋及減稅為兩大主軸。前者核心為增加供給,包括在維多利亞港填海、一地多用、小區重建;後者則是「兩級制所得稅」:企業兩百萬港元利潤稅率從現行16.5%降為10%。這些政策未見大發福利及干預房市,延續香港過去數十年自由放任的繁榮基礎,這是林鄭上台能令香港商界安心的理由。

但隱憂卻是「中港矛盾」日趨激烈,參選時林鄭雖獲「中央唯一支持」,但這反讓她因此聲望破底:香港大學選前民調,從零到一百分做評比,林鄭得零分的比率達13%,遠高於對手曾俊華的2%。背負低民調上台的林鄭,是否會為救聲望保官位,走上現任特首梁振英大派福利的「政治正確」之路?

香港特首可做兩屆,但從無人做滿兩屆10年任期。不管是董建華「腳痛」、曾蔭權涉貪到梁振英「照顧家庭」,下台皆承北京旨意,主因是他們施政無方以致民怨四起,北京求維穩而陣前換將。

林鄭當選後,黨媒《人民日報》讚她「眾望所歸」。不過回顧董、梁等特首也曾獲江澤民、習近平支持,也未做滿兩任即下台,顯示這種支持並不可靠。

派福利,救支持率最快方法

林鄭若想破除這種魔咒,在北京容許範圍內,爭取港人民心是不二法門。大派福利、干預市場向來是爭取民心最有效方法。只是香港無天然資源,唯一生財工具就是人,而人才之所以願留此地,全在於它的自由開放。

1960年代,香港財政司長郭伯偉奠定「積極不干預」哲學:個人所得標準稅率保持15%,政府量入為出幾乎零負債,關稅與福利津貼極低,減少官僚作業。經濟自由度全球第一的香港,正是靠這種制度優勢,才能從小漁村蛻變為東方明珠。倘若香港走向大政府高稅負的福利社會,棄制度優勢,逼走能創造財富的人才,這無異於經濟自殺。自稱「官到無求膽自大」的林鄭,能頂住這股誘惑嗎?這是她上台後最值得關心的問題。

港中近年爭議事件

    港中矛盾日趨激烈,林鄭月娥聲望破底
    2009年:高鐵一地兩檢
    授權中國執法人員,在香港境內為抵港旅客辦出境手續,被質疑違反《基本法》

    2012年:允許中國司機至香港自駕
    香港市民擔心,兩地駕駛規則不同,將帶來意外及污染

    2012年:新界土地開發挨批賣港
    港府在新界東北開發土地,被質疑割地賣港、深圳富豪後花園

    2014年:港深合作創新園區
    香港與深圳合作開發「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被質疑深圳搶香港地

    2016年:故宮展館疑黑箱作業
    港府將在西九龍加建北京故宮展館。輿論批評林鄭月娥黑箱作業,民調破底

    整理:楊少強

※ 本文摘錄自《商業周刊 第1533期 2017/03/29》,立即前往試讀►►►

mooInk繁體中文電子閱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