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賺到老,樂齡退休的事業第二春

文/55+ Life Design室

退休後遇到的天職讓我再次看到「客人的喜悅表情」,
並深切體會到「能夠對社會有所貢獻」的感覺。
梶芳光熙先生(77歲)
園藝師

從公司退休後,梶芳光熙先生選擇「園藝師」這條道路,至今已經來到15個年頭,2016年1月也已邁入77歲的喜壽之年。

「開始從事園藝師的工作之後,從來沒有因為感冒而倒下無法工作,可能是每天都與樹木為伍的緣故吧,因為經常呼吸著新鮮空氣,才會這麼健康!」

即使是77歲的現在,依然以園藝師的身分像年輕人般身手矯健地修剪植栽。目前已經累積了不少常客,9月到12月以及5月到7月的旺季,每個月甚至需要工作20天。

「現在比起以前的上班族時期,感覺幸福多了。」

如此說道的梶芳先生在1963年從大學畢業之後,進入主要針對國內航線船隻的柴油引擎製造商工作,經常搭乘臥鋪列車前往瀨戶內海的造船廠推銷引擎,每天都過得非常忙碌。雖然是因為喜歡引擎才進入這家公司工作,但業績長期不振,在財經雜誌上也有報導,日本的海運業會持續低迷到20世紀末,開始對於將來感到不安。當時已經結婚還有小孩的梶芳先生,為了獲得穩定的生活,在31歲時跳槽到某家大型承包商的子公司,進入建築材料的貿易公司工作、負責業務推銷,薪資與業務項目都比上個工作來得穩定。在多年的上班族生活中,培養出「即使是看不見的地方也不會忽略」的精神。不過,在60歲邁入退休年紀之後,完全沒有想要繼續留在公司工作。

「退休後,完全不想處理文書作業、也不想接電話,心情變得非常舒暢,覺得『終於可以自由了』。」

接下來的1年10個月,梶芳先生每天都將時間花在自己的興趣上,雖然經常游泳、跑步、玩水上運動、打高爾夫等各式各樣的運動,卻覺得自己的身體開始漸漸變得遲鈍。原本是運動好手的梶芳先生,為了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於是決定再次開始工作。

62歲時,造訪了豐島區的高齡者事業團體(現銀髮族人才中心),銀髮族人才中心是一個獲得都道府縣知事(註:地方首長。)許可的公益法人單位,根據「穩定聘僱高齡者的相關法律」從事人才派遣業務,在日本的市區村鎮中都有設立。這個公益法人提倡「自主、自立 互助、合作」的理念,提供銀髮族工作和志工活動的機會,使銀髮族能夠擁有生活目標參與社會。

每年繳2000日圓年費即可登記成為會員,原則上必須是居住在市區村鎮的60歲以上長者才能取得會員資格。發包單位和銀髮族人才中心簽訂工作委託的契約後,再由銀髮族人才中心介紹工作給會員。主要的工作項目橫跨各種領域,包括「家事協助服務」、「大樓社區清潔」、「物業管理」、「腳踏車停車場整理」、「木工」、「更換榻榻米、拉門紙、紗窗網」、「修剪植栽、除草」、「以毛筆書寫獎狀內容、地址」、「英語會話教室」、「繪畫信紙教室」、「PC、平板電腦教室」等。此外,會員還能參加講習。工作後,業務所得扣掉行政管理費就是會員獲得的實質薪資。

梶芳先生雖然沒有經驗,但在第二人生還是選擇了「園藝師」這條道路,因為以前就曾經想過「希望能夠靠自己的雙手來整理家裡的院子」。

豐島區的銀髮族人才中心在2016年將園藝師區分成「師傅」、「準師傅」、「見習生」這3個專業等級。在業務所得中,師傅等級的日薪為1萬1千日圓,準師傅是1萬日圓,見習生是8千日圓。

「在成為會員的這半年,我是擔任運送園藝工具的駕駛,那時候遇到很多園藝師傅,在他們身上學到很多園藝的相關知識和技術。然後跟在一位令人尊敬的園藝師傅身邊,從見習生開始做起。」

梶芳先生除了一邊工作一邊從師傅身上學習之外,也積極參與專為會員舉辦的研習會和自費培訓講習。空閒時還會前往湯島天神、六義園和新江戶川公園,參觀學習其他師傅的園藝技巧。不過,如果沒有在現場實際操作,還是無法鍛鍊技巧。因此,當師傅告訴梶芳先生:「你來試著修剪主幹看看。」給他練習的機會時,梶芳先生一定會欣然接受挑戰。僅僅經過1年,梶芳先生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從見習生升級到師傅,毫不保留自己的技術全力以赴,即使是看不見的地方也不會忽略,細心謹慎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梶芳先生的這個觀念和上班族的時代一樣。就這樣以園藝師的身分,一點一滴慢慢累積了15年的信用,大概就是客人不斷回流的原因吧!

「愈和植栽相處愈能感覺到植栽工作的博大精深,需要『學習一輩子』呢!現在我也是每天毫不倦怠地努力鑽研,希望能夠成為更高階的園藝師傅。不過,在即將邁入80歲之際,也曾經自己問自己:『到底要做園藝師到什麼時候?』目前已經決定,只要身體還能動就會一直做下去,不想要以年齡來決定目標。」

眼神像少年一樣閃閃發亮的梶芳先生,應該還是會以理想中的園藝師為目標,持續不斷進修吧!

50歲面臨「不做不行」的現實而成為計程車司機,
透過每天觀察城市變化,維持高年收。
莅戸宏一先生(61歲)
計程車司機

曾在印刷公司擔任業務工作的莅戸宏一先生,在2004年的49歲時決定轉換跑道,變成計程車司機。

「在上個工作中,我已經做到部長的職位,不但責任變得愈來愈重,受到束縛的時間也變得更長,覺得工作非常辛苦,而且開始與社長的意見相左,最後終於決定辭職。後來也不斷尋找下一個工作,但一直沒有找到,因此,找上自營計程車司機的姊夫商量加入計程車行的事情。」

當時姊夫介紹了法人相關客戶較多、收入比較穩定、評價也不錯的「國際汽車」這家計程車行。隨後,莅戸先生立刻前往該車行位於住家附近的營業所,接受面試和健康檢查後,立刻決定加入車行。在車行的補助下,首先取得普通第二種小客車營業執照,接著繼續通過相關地理考試才能在東京、神奈川、大阪中心行駛,進入車行1個月左右就開始駕駛計程車上路。

如果說完全不擔心那是騙人的,一開始時果然非常緊張。不過,從年輕時就已經開始開車、過去又跑過業務,所以在待客方面並不覺得辛苦。莅戸先生表示當時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已經沒有退路,「不做不行」。

「現在已經熟悉路況、工作得非常開心,覺得這份工作簡直就是自己的天職。工作時絕對不會忘記的是禮貌的問候以及確認行經路線等,當客人坐上車,告知目的地後,我會先建議走哪條路,確認客人說沒問題後再出發。那是因為有些客人想要下車的地方可能目的地都相同,但有時候走不同的路反而會比較快。當然如果客人有指定想走的路線,還是會依照客人的指示行駛。如果沒有事先問清楚可能會產生糾紛。」

如此說明的莅戸先生,態度極為客氣,讓人倍感親切,聽說這和他在計程車中工作時的態度一樣。當然除了是莅戸先生的人品之外,也可能是因為他之前曾經擔任業務工作的緣故吧。不過,莅戸先生還是會有自己的一套作法,那就是「對男性乘客說話時清楚大聲,對女性乘客說話時輕聲細語。」

計程車司機的基本工作模式是1天最多工作21小時(含休息與加班),隔天休息1天,聽說莅戸先生花了快1年的時間才習慣這種做1休1的工作模式,但是和之前的工作相比,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卻變多,目前很滿意這樣的生活方式。2015年的年收入約為600萬左右,據說很多計程車司機工作超過10年以上,收入都會慢慢下降,但莅戸先生自從進入車行後,每年的收入都不曾比前一年大幅減少,他很大方地告訴我們這其中的祕訣。

「都市內的街道變化瞬息萬變,新大樓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因此我會仔細觀察新大樓的建設狀況,只要蓋好新大樓,就會調查裡面進駐了哪些公司、在什麼時間進出多少人等。只要在人多的時候開計程車前往,遇到乘客的機會自然會增加;相反的,如果以前經常載客的地方,因為環境變化而變得比較沒有人搭計程車時,就盡量不開往那裡,每天的觀察、調查相當重要。」

另外會盡量選擇在早上時間開往市區,晚上時間則開往郊外。因為車流的地點也會隨著時段產生變化。白天就在丸之內等商業區到處載客,晚上1點過後則開往銀座,之後往渋谷或六本木尋找深夜回家的乘客。載完客人之後,並不會立刻回到自己熟悉的勢力範圍,而是會開往可能會有新客人的附近地點繞一繞。莅戸先生會確實做好上述的祕訣,盡可能減少計程車的空車率,聽說,莅戸先生的載客率約為60%左右,比平均值的50%還要高上1成,算是相當不錯的數字。

車行裡面的氣氛相當融洽,同事之間都會坦率地交換資訊,只要知道有什麼地方沒有客人,就會立刻告訴大家,也會彼此通知哪些地方乘客較多。計程車靠的是遇到乘客的機率,即使告訴同事有哪些地方人潮較多,對自己的成績也幾乎不會有什麼影響。

「和年齡大小無關,只要努力就能獲得高薪便是這個職業的醍醐味,在我們國際汽車車行裡面,也有70歲以上的長者還在工作。銀髮族有些地方比年輕人占優勢,例如比較會接待客人等。尤其是目前逐漸邁向高齡化社會,大家對計程車司機這個職業,應該也會漸漸覺得是件有意義的工作吧。現在甚至有大學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投入這個領域,就表示這個職業的地位已經開始慢慢獲得改善。」

莅戸先生最近打算參加個人計程車駕駛的考試,因為已經符合「在法人單位(車行)工作10年以上且近5年都沒有肇事、違規」的資格。
「總有一天,想要開個人計程車測試自己的能力,因為能夠不受任何人指示、在法律範圍內自由地規劃自己的工作,真的是充滿魅力。目前的房子還有貸款,也想要到處旅行享受興趣,所以只要身體還硬朗,就會一直努力下去。」

mooInk繁體中文電子閱讀器

本文介紹:
尋找55歲後的生活方式: 100個再也不擔心退休金不夠的工作!》。本書作者/55+Life Design室;譯者/陳曉峯;出版社/時報出版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延伸閱讀:

  1. 上班,辭職,還是撐下去?
  2. 三大叔樂活退休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