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Ink封測實況、讀者測試建議,以及最新開發進度

mooInk封測實況、讀者測試建議,以及最新開發進度

6 月 3 日,台北陷入一片大雨時,有 10 位讀者肩負著神聖的使命,不畏風雨來到 Readmoo(有一位讀者表示家中樓下淹水,所以無法前來,但願發文的此刻水已退去,一切平安)與團隊一同進行 mooInk 使用測試。我們一一詢問讀者實際的閱讀行為,並請他們獨立完成 mooInk 的各種功能操作,團隊就在一旁觀察、記錄,並機動修改找到的錯誤狀況。

Readmoo 團隊十分重視讀者對於電子書閱讀器的體驗與想法,除了在內部進行多次的測試外,日前也在產品發表會上提供媒體、部落客的產品試用。在端午連假前夕,團隊特別向前 700 位支持的贊助者,發出測試的邀請,並在短短一天內收到了 60 多封回函。礙於工程機的數量限制,最後,團隊邀請了 12 名讀者進行封測與使用情境訪問。

mooInk封測實況、讀者測試建議,以及最新開發進度

從兩方面來說,(mooInk)畫面對比讓我覺得很舒服,可以看得清楚那些字;手持的觸感、握感都很好,另外,這個閱讀器非常便於讓我維持一貫的閱讀節奏,思緒不會斷掉。我用過很多閱讀App,這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而 mooInk 在這方面是做得很好的。」何小姐留下了這樣的評價。

另一位金先生也分享了他的看法:「大小對我來說很剛好,按鈕部分對手指比較粗的人不那麼友善。整體來講,對文字的處理看起來比較沒有單薄感,還不錯;底燈的處理也還不錯,但不確定長久看的感覺會如何。至於圖片部分,感覺還是有點慢,或許(閱讀上)還是以文字書為主,生活風格的書可能還是有些障礙。對我來說,就是以(閱讀)小說為主,所以比較不是問題。另外,木紋比我想像中細緻很多,處理得蠻好的。不過我自己還是喜歡黑色。」

讀者當天給我們的指教,包括字體放大縮小的操作方式與其他介面的意見,團隊都會在能力與時間限制內盡力調整。能夠有這麼多讀者陪著走這一趟硬體開發的路,我們真心感動、無限感恩。

至於讀者相當關心的「mooInk SD 卡/ USB 讀取功能」,我們在此一併說明。

從過去 Readmoo 數年累積的閱讀報告可發現,讀者往往會依照閱讀當下的需求,挑選電腦、手機、平板等不同載體使用。為了可以讓文件功能能更符合讀者的使用情境,團隊設計了「用雲端書櫃匯入文件」的功能,希望讓這些自行上傳的文件,就與讀者在 Readmoo 購買的電子書一樣,擁有無縫閱讀的優點,而這些優點包括:

  1. 上傳一次文件,即可同步至多個裝置(包括 mooInk、Readmoo 看書 iOS 與 Android App、Windows 與 Mac 桌面軟體及瀏覽器)閱讀。
  2. 系統隨時記錄閱讀進度,即使在不同裝置上開啟,也可立即接續閱讀。
  3. 畫線、註記、標記書籤。
  4. 除了PDF檔,讀者皆可自行調整直橫排、字型、行距及字體大小。(團隊也將針對PDF檔案持續進行研發,未來讀者可選擇是否要透過系統,擷取PDF中的文字並轉成流式EPUB文件,更方便地用 mooInk 直接閱讀)

這些是以 SD 卡/ USB 傳輸文件檔案時無法擁有的優勢。

然而,許多讀者希望能直接以 SD 卡/ USB 傳輸文件的需求,我們相當慎重看待。經過討論,我們決定在不影響交貨時間的前提下,優先進行「以 SD 卡/ USB 傳輸 EPUB 文件」的開發工作──讀者會先收到 mooInk,之後透過系統更新,即可啟動此功能。

另有讀者提及「雲端書櫃 1G 空間可能不敷使用」,團隊也將增加「同步文件後可刪除雲端文件」的選項,只要將文件載入裝置後,讀者即可刪除雲端書櫃中的該文件,增加雲端空間的使用效率。

當然,這樣的做法或許仍與讀者的想像有出入;不可否認,對於讀者的需求,我們的評估有些落差,非常感謝在 mooInk 正式上市前,讀者們仍然持續提供意見。目前,我們也正在邀請曾提出相關需求的讀者,進行第二波封閉測試與訪問,希望能更準確瞭解讀者需求,以利後續的開發進度規劃。畢竟,這只是系列服務的起點,我們未來仍將透過系統與軟體更新,繼續進行數位閱讀經驗的研發與優化。

Readmoo 作為電子書服務平台,我們相當重視內容創作者的權益,在回應讀者閱讀文件之需求,我們也盡最大的努力開放支援,進行功能的擴充,也希望大家與我們一同支持臺灣的內容產業。

最後,謝謝讀者們對 Readmoo 與 mooInk 的支持與耐心,我們必將會戮力以赴,不辜負讀者對我們的期待!

►►立即加入mooInk集資預購】!

►►:【詹宏志:「終於,我們有了自己的KINDLE。」──MOOINK產品發表會,功能介面首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