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珍.奧斯汀哪有這麼可愛!──英鎊肖像風波與奧斯汀的珍貴遺產
編譯/暮琳
今年是珍.奧斯汀逝世兩百週年,經過兩個世紀,她是現代文藝青年男女書單中的必讀作家,作品是書商不斷改裝重新出版的暢銷書,而且「珍.奧斯汀」已經成為一個品牌,滲透二十一世紀現代生活的精神與精隨。奧斯汀的作品除了各大出版社的經典重譯和BBC精心製作的《勸服》等影集,大量惡搞與致敬作品也源源不絕地出現。例如2016年被改編成電影的《傲慢與偏見與殭屍》,或受奧斯汀小說啟發的食譜《Dinner With Mr. Darcy》。
奧斯汀的作品被重塑與再造已不是新聞,但令人驚訝的是,逝世兩百週年後,她本人也難逃「重製」的命運──英國銀行預計於2017年7月發行印有奧斯汀肖像的十鎊紙鈔,然而目前公佈的圖像中,奧斯汀的容貌卻經過「修圖」。
珍奧斯汀最為大眾所悉知的樣貌,來自去世之後其姊卡珊卓為她繪製的素描,而卡珊卓筆下的珍看來強悍乖戾。但,新鈔上的奧斯汀面容甜美,雙頰豐潤,還戴著一頂蕾絲軟帽。經過大幅美化的奧斯汀讓許多書迷難以接受,研究奧斯汀的學者們也拒絕承認那是他們心目中的珍。批評聲浪中有人直接指出奧斯汀的臉應該是尖銳機敏的,就像她本人是個敏銳的人。
奧斯汀的粉絲對她被改造外表大為反感情有可原。畢竟,珍.奧斯汀筆下角色之所以迷人,仰賴的便是機智與直率,那些貌美柔順的女孩從來都不是書中最受歡迎的角色。例如最著名的《傲慢與偏見》,女主角伊莉莎白極有主見又熱愛嘲諷,鮮明的個性廣受歡迎。男主角達西在與伊莉莎白初會面的舞會上曾表示她並沒有足以打動他的美貌,但在結局時兩人卻終成眷屬。
珍.奧斯汀讚頌的愛情,從不會只建立在雙方外表的吸引力上,即使是《艾瑪》中的艾瑪與《諾桑覺寺》中的凱特琳等天生麗質的角色,外貌的優勢也不是故事的重點或獲得幸福的要素。珍.奧斯汀式的幸福構築在機智、熱誠與能夠彼此欣賞的眼光之上。在鈔票印上美化版的奧斯汀,彷彿是對她用盡筆墨讚揚的人格特質開了一個大玩笑。
珍.奧斯汀的作品能在新世紀持續發光,除了1995年BBC改編的《傲慢與偏見》影集大為成功之外,故事中鮮明獨立的女性角色們也功不可沒。女性的社會地位提昇,在職場上也愈發活躍,儘管奧斯汀不見得能被歸類為女性主義者,但她小說中前衛活潑的女性角色,絕對能使現代女性產生共鳴。要在職場生存,性便需要奧斯汀式的精明與堅毅;故事中上流社會人際交流的手腕搬到現代職場,也仍能使人受益良多。
再者,現代人嚮往愛情也追求愛情,但到手的往往是掛著「愛情」兩個字的空殼,盯著箇中虛無、手足無措。珍.奧斯汀筆下戀人們的結局雖都美好,但在過程中她不斷提醒人們:愛是奮戰,也是掙扎,更重要的,愛應該讓兩人彼此探索並攜手成長。
二十一世紀,珍.奧斯汀未死。不只因為她將成為英鎊上另一張新面孔,而是她在十九世紀的英國留下了幾抹尖銳、機敏的笑容,讓兩百年後準備面對愛情與社會的人們有個得以仰賴的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