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from Flickr CC by Aka Hige

使用正式的語體跟日本人說話,反而令人誤會你想保持距離。

文/冨永圭太

這樣利用本書,讓你聽得懂和會說生活日語

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要讓使用該語言為母語的人,聽得懂你說的話。然而,台灣的日文學習者所使用的教材,大部分的句型都是以ます、です等正式場合的用法為主。因此,導致不少學習者在與日本人溝通,或是看日劇、日本原文漫畫和小說時,常常會有腦袋一時轉不過來,得想一下才會知道,喔∼那句話原來是這個意思啊。

這本書除了幫大家統整「名詞+動詞」的組合句子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協助大家更方便地記憶生活用語,所以示範的對話都以日本人生活日常的說法,也就是口語化的方式來呈現,編寫的例句也特別區分出男女生的不同語法,在「這種情形,要這樣說」單元中的雉雞和猴子圖示,代表女生,而桃太郎和狗則是男生的用語。各位只要配合CD 多聽,並且跟著朗讀,將更能體會語法上的不同。

現實中,日本人和家人、朋友或學弟學妹等熟人講話時,通常會用所謂的「タメ口」,也就是常體型。當你和很要好的日本朋友聊天時,如果一直用「です、ます」型的話,反而會讓對方誤會你要跟他保持距離。雖然「です、ます」型是最安全、最不會得罪人的講話方式,但是如果你希望能在更深入的層面上和日本人打交道,那麼「タメ口」就是你必須學會的能力。

在此特別為大家整理出「常用的口語變化規則」,讓各位能更快掌握如何說一口「日本人在使用,而且聽得懂的日語」。文中介紹的規則是在口語上比較常見的變化,譬如動詞現在進行式的「∼している」,在口語場合會省略中間的「い」,變成「∼してる」。由於口語要求的是簡潔,所以這種省略常會發生。不過請注意,這並不表示你在講日文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這些規則來改變你的說法。事實上,日本人和朋友聊天時也會有使用「∼している」句型的時候。

我建議你在看本書的對話時,如果遇到不懂其結構的句子,就可以參考本篇後方所列的「常用口語變化表」,了解其中的道理。加強這方面的知識,對你聽懂日劇或動漫一定會有所幫助。

另外,由於正常對話時,根據事件的發生時間,說法上會運用到不同的時態句型,而書中所列選的動詞組句皆以原型動詞來表現。因此為了讓大家更有效地使用本書,在這裡也特別舉例說明有關時態的變化和如何運用,各位可以參考以下所列的「動詞時態說明」和「動詞時態變化表」來套用書中的「關鍵組句」。

日文動詞時態說明

本書根據不同生活情境收錄的「關鍵組句」皆以原型動詞呈現。然而在現實場景與人對話時,一定會用上不同的時間變化,為了方便各位利用本書,在此也說明一下時態變化的通則,同時表列出書中出現的動詞原型與不同時態。

希望各位每天都能花點時間,把本書所列選的動詞原型和時態變化背下來,長期下來不但可以幫助你掌握動詞的變化,對於聽力和對話的實力也會有長足的進步。

◎動詞原型
A:表示意願或計畫
例1:食べる? (你要吃嗎?)
例2:来年日本に旅行へ行く。 (我明年打算去日本玩。)

B:表示習慣。通常和助詞「は」一起使用
例1:小説は読む? (你會看小說嗎?)
例2:朝は7時に起きる。 (我早上七點起床。)

◎動詞+ている/でいる
A:表示正在做的動作
例1:今会社で昼ご飯を食べている。 (我正在公司吃午餐。)
例2:何の本を読んでいるの? (你在看什麼書呢?)
例3:妻が韓国のドラマを見ている。 (老婆在看韓劇。)

B:表示一直持續到現在的事情
例:朝からずっと働いている。 (我從早上一直工作到現在。)

C:表示習慣
例1:普段は日本のドラマを見ている。 (我平常看日劇。)
例2:いつもは小説を読んでいる。 (我平常看小說。)

D:表示狀態
例1:窓が開いている。 (窗戶開著。)
例2:電気が点いている。 (燈開著。)

常用的口語變化規則

曾有學生跟我說,他覺得講日語很累,句子好長,舌頭都打結了,其實日常口語不會像台灣多數的日文學習書所舉例的句子那樣長,譬如說「明日は晴れると言ってたよ」(氣象預報說明天會放晴。)現實生活中,通常會這樣說「明日は晴れるって」。各位把這兩句多唸幾遍比較看看,是不是覺得口語化更順、更流利呢?

本書特別為大家列出40 種常用的口語變化規則,只要把這些規則學到手,就可以幫助你看懂、聽懂,而且會說「日本人天天在用的日語」。

1:と → って
例:嵐は最高と思う → 嵐は最高って思う (我覺得嵐最棒)

2:という → っていう
例:紅という歌知しってる? → 紅っていう歌知ってる? (你知道一首叫作《紅》的歌嗎?)

3:と言ってたよ → って
例:明日は晴れると言ってたよ → 明日は晴れるって (氣象預報說明天會放晴)

4:というのは → って
例:お母さんというのは大変 → お母さんって大変 (當媽媽好辛苦)

COLUMN 日本人不會這樣講
ずっと解釈ばっかしている。

中文的「解釋」是一個常用詞,例如「能不能幫我解釋一下?」或「我不想聽你解釋!」都是常聽到的說法。

雖然日文也有「解釈」這個詞,不過它的意思跟中文的「解釋」並不完全一樣。日文的「解釈」相當於中文的「解讀」或「詮釋」,也就是和「如何看待某件事」有關。

上面舉的「ずっと解釈ばっかしている。」這句話是我的學生在會話課上說的。我了解他想表達的意思,其實是「那個人(不認錯)一直在解釋。」所以我告訴他說,這種情形日文要講「ずっと言い訳ばっかしている。」「言い訳」相當於中文的「藉口」,而「言い訳(を)する。」就有「解釋」(=為自己辯護)的意思。

那麼,「能不能幫我解釋一下?」的日文要怎麼說呢?當然也不能用「解釈」這個詞喔。日本人比較常用的是「説明してくれない?」(能不能幫我說明一下?)或「解説してくれない?」(能不能幫我解說一下?)。總之,日文的「解釈」沒有口語上用的「說明」或「辯護」的意思,不能搞錯喔∼。

※ 本文摘自《這個動作,那個情形,日語怎麼說?》,立即前往試讀►►►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延伸閱讀:

  1. 生活情境日本語1(N5)
  2. 日本人最常說的日語10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