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Jakob Owens

大家都告訴他台灣電影沒希望,回日本比較好。但他說:「我要當第一個拍國片的日本人!」

文/北村豐晴

我十九歲的時候和女朋友同居過,後來覺得情侶不要同居比較好。但是,這次我跟女朋友很快就同居了。我們找了個頂樓加蓋的套房〈來台灣後,住的第三間頂樓加蓋〉。房間裡只有一張床。其實年輕又剛在一起的情侶需要的是一張床。我們兩個超窮,但非常享受生活,感情很快就穩定了。

那時候,義大利餐廳的同事找我去新餐廳工作,之前的義大利廚師準備開新的義大利餐廳,她說我可以在廚房工作。我二話不說就馬上答應,但條件是每天都要上班。我五點在板橋下課,五點半飆車到東區上班,直到十一點才下班,回家要寫功課,睡前還要看電影。

雖然很累,但生活非常充實。系上可以借錄影帶,我借的幾乎都是藝術片。那時候我喜歡的導演是吉姆.賈木許、文.溫德斯、拉斯.馮.提爾、費里尼、黑澤明等等。其實我在日本只看過後期的黑澤明電影。那時候的印象是無聊的片。但是我上課時,第一次看到《羅生門》真的嚇到尿失禁!太厲害了!那時候我喜歡藝術電影,最喜歡的是,又藝術又娛樂的電影,但對於自己想拍的片還沒有具體的想法。

當時我的口頭禪是:「我要在台灣拍電影,我要當國片的導演。」大家不以為意地對我說:「台灣電影沒希望,回日本念比較好。」其實在一九九九年那時候,國片一年生產量只有十部以下。我跟大家說:「我要拍電影後,賺大錢買房子。」聽完大家大笑,現在回頭想,覺得我真的滿好笑呢。

學電影?到底學什麼?前面兩年要學理論、技術、歷史、劇本等等。除了電影系的課之外,國文、英文、體育課都要學。但一直都沒有實際拍電影的機會。

導演課上學期學拍照,其實我根本沒用過單眼相機。跟朋友借了一台測光表壞掉的單眼相機。拍的時候不確定拍得好不好?因為測光表壞了,所以憑感覺拍照。因為測光不準,焦點也模糊,常常拍到粒子粗粗、糊糊的照片。雖然沒有人欣賞,但我很喜歡用一張照片說故事的感覺。

來台灣第三年,我的電影夢開始了

我們一年級要學的電影攝影機是古董16mmBolex。學了一年後,拍三分鐘的無聲電影。一個班四十個人,分成八組。我的班底是轉學來的學長們,都是放牛班的五個人。電影系畢業後,繼續拍戲的人大概只有百分之十五。這五個人目前都還在拍戲。其中一個是《阿嬤的夢中情人》另外一個導演蕭力修。我那時候,除了導演之外不想做別的,非當導演不可。五個人評比劇本之後,決定拍我的劇本《歐巴桑》,終於可以拍戲。我的電影夢開始了!但問題來了。我根本不知道怎麼拍戲。感覺是看過很多A片,但是都有馬賽克,所以不知道重要的地方長什麼樣子?學生片的導演什麼都要做,導演兼副導兼選角兼製片兼雜務。我有構想,但不知道怎麼呈現。

《歐巴桑》的故事是,拍歐巴桑一天的生活。就這樣!只有一個主角,就是歐巴桑。這樣好看嗎?我那時候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年輕人。我非常有自信能夠拍得好。不過上課、上班、準備拍戲。我的身體越來越虛弱,得了一種莫名的病。晚上睡覺的時候發高燒,進急診室好幾次,每次看了醫生就沒事。拍攝期間前後都是這樣。

拍攝兩天,我的靈魂完全燃燒了。雖然沒有拍得很專業,像我的照片一樣粗糙,但是我拍完很有成就感。我感覺到拍電影是團體力量,讓我想起打棒球時,一個人的力量不大,但團結起來力量很大。不過我拍完後幾天又發高燒住院了。醫生說要住院檢查看看。

第一次住院,有點不安卻又安心,因為我終於可以休息了。我不想蹺課,又不想請假不上班,因此我的身體搞壞了。住院第一天再也沒發燒,但也找不出生病的原因,醫生說可能過勞。我體重降到六十七公斤〈現在我胖到九十六公斤〉。之後我就會考慮到體力,不再勉強自己,因此開始蹺課。

我的第一部電影《歐巴桑》本來是無聲片,後來加音效。16mm底片轉數位。我們的《歐巴桑》入圍了不少小影展,得了兩個獎,拿到獎金後和大家一起吃飯。那時候下定決心,我要走這條電影的路。我要當第一個拍國片的日本人。剛上大學時,只是對電影好奇而已。來台灣第三年,我終於找到新夢想,就是拍電影!

白天上課,晚上在義大利餐廳的廚房打工,生活很充實。
圖說:白天上課,晚上在義大利餐廳的廚房打工,生活很充實。

本文介紹:騎摩托車戴安全帽那一年》;作者/北村豐晴;出版社/大田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