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pixabay

工作時愛閒聊的人,其實能力一把罩?

文/凱莉.麥高尼格

我從事意志力的研究時,可說驚喜連連。

其中一個驚喜,就是看似「浪費時間的行為」,其實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幫助我們,而非只是無意義地延宕所有應辦事物。

以工作休息時間裡的閒聊為例,或許有人會覺得聊週末的計畫或上司的小八卦是浪費工作時間的事,感覺像自己做了虧心事一樣。或者擔心自己不好好工作反而在茶水間摸魚,會不會影響同事對自己的信任感。

可是,研究發現這種「非正式交談(在休息區的閒聊、團體或組織內不經意的對話或交談)」,在恢復效率及強化職場人際關係上占有舉足輕重地位。

和同事一起喝杯咖啡這類「社交上的小歇」可改善職場氣氛,提升專注力,並且儲備工作上的幹勁。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非正式的「社交交流」還能提升自己在工作上的評價。

比方說,加拿大溫莎大學的心理學家在二○一五年的研究結果中指出,會於飲水機旁花時間跟同事交流的人,比不花時間交流的人能力更強,好感度也更高。這種人容易被推派負責重要的新專案或工作,需要幫忙時也容易獲得來自他人的幫助。

究竟茶水間內不經意的交談,為何能強化自己在職場上的存在感呢?

心理學家提出了許多假說,其中最有力的就是社會資本假說。所謂社會資本,意指與他人積極交流後獲得的信賴與尊敬。雖然社會資本通常是藉由幫助他人或工作上的好印象來累積,不過像是建立信賴關係或友情,對人表示善意般的「與人交流」,也能累積社會資本。

尤其如公司茶水間的交談般跟工作無直接關係的「交流」,累積社會資本效果特別顯著。因為在釋放工作壓力的同時,有機會能看到同事有別於工作上的另一面。這種交談是工作時重要的「開心休息時間」,可以有效幫助自己提升對工作的熱情。

職場人際關係該如何經營?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職場人際關係比工作帶來的壓力更讓人痛苦。

你曾因職場上的人際關係,讓自己夜不成眠嗎?如果你有過這種經驗,別擔心你並不寂寞。

根據二○一四年訪問日本三萬七千多位正職上班族的調查結果,為職場人際關係煩惱的人和無此煩惱的人相比,失眠傾向較明顯。不管是嫉妒還是競爭心,或是對同事感到失望等,這些來自職場的「社會壓力」比工作的壓力還令人痛苦。

為什麼我們會為了職場人際關係煩惱?因為我們面對工作時總是會去思考「自己在做什麼」,但關於心靈層面上是否感到充實時,可說絕大部分取決於「工作夥伴們的感受」。

畢竟,人類是「社會性動物」。當我們不屬於職場等社群(集團),或是覺得自己所屬的社群無法信任時,就連工作都有可能因此功虧一簣。尤其當本身工作負擔過重、壓力過大,或是覺得工作不符理想時,在社群裡的「歸屬感」更顯重要。

想了解自己對工作的滿意度,最簡單明瞭的標準就是自問和同事間是否存在著友情。只要因辦公室政治或個人人際關係上的對立,進而影響自己與群體間的信賴感,就容易因工作感到疲勞或身體健康出現問題。

為「社會對立」煩惱是大腦原有機制

即使遠離職場,仍會因「個人事件」而煩惱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大腦裡原先就有察覺社會對立徵兆後而為此煩惱的機制。這機制是為了讓我們順利在社會裡生存而出現的。因為有必要去理解他人的想法,同時為了保護自己我們也必須了解對方「是敵是友」,所以人類才養成預測他人行動的能力。另外,為了避免一個人獨自面對並解決問題,必須構築足以支持自己的強大支持網才行。

當我們無法理解他人行動意圖為何時,大腦會試著主動去探索,並企圖加以解決。所以即使只有一瞬間,只要看到對方露出「他好像對我很失望」的樣子,就會開始腦補對方所有對自己的批判,然後接著會思考該如何提升他人對自己的好感度。此外身為人類的我們,會對違反社會規範、影響社會運作的人感到憤怒,所以只要有人做出不當行為,或是對自己不公平的話就會因此生氣,同時開始策畫該如何懲罰對方,或讓對方改過向善。

這種社會性反芻是我們內心很重要的一種習慣,也是人腦愛走的「既定路線」。其實腦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人類即使只有短短的一分鐘獨處,當意識逐漸模糊時,幾乎都會開始感受到「社會壓力」,而這正是引發失眠的原因。想必失眠的各位應該也是遭遇同樣情形吧。當意識逐漸模糊時,就會開始思考「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人際關係問題該如何解決」等。

與「社會對立」和平相處的第一步,是要了解社會對立對自己的影響程度。這個行為只是單純讓自己了解人性,同時了解「即便只是小小的對立(衝突),我們都會把它放大、誇張化」。因為大腦十分敏感,連些微的社會壓力都能察覺到,所以會將無傷大雅的「傳聞」,轉換成可歌可泣的浩瀚戲劇(事件)。當你察覺自己好像正捲入職場人際糾紛時,請試著思考這或許只是大腦的「社會本能」反應過度。

在這裡要分享個好消息。只要善用這個「社會本能」,即能減少「職場對立」對健康和滿足感帶來的壞影響,或者至少可以找回兩者間的平衡。通常針對「該如何對應職場對立」所給的建議,都是找出造成對立的原因。不過,職場對立會造成身心疲憊的原因,是大腦已經在處理造成對立的問題了。

或許有些出乎意料,但比起找出造成對立的原因,奪回「社會本能」的永久主導權才是上上之策。

不需要去否定對立的情況,也不用壓抑自己的情感,這些都是毫無勝算的做法。當然,我們也不需要將精力浪費在這些會消耗身心的人際關係跟行為上,比起這些事情,請將你的精神用在建立支持自己的人際關係中。

※ 本文摘自《史丹佛大學心理學講義,人生順利的簡單法則》,原篇名為〈閒聊的力量〉,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