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丼是天婦羅丼的簡稱。在天婦羅專門店,單獨用餐的女性顧客往往點天丼。
文/新井一二三
天丼是天婦羅丼的簡稱。在天婦羅專門店,單獨用餐的女性顧客往往點天丼。
據詞典,丼字的原意是井中投物發出的聲音。正如日本最有名的俳人松尾芭蕉做的一首俳句:古井中,青蛙跳躍,水音響。不過,在現代日本,丼字的意思是有蓋的大飯碗,或者盛在有蓋大飯碗裡的澆蓋飯。
牛丼、天丼、鰻丼、海鮮丼、親子丼、他人丼、勝丼、木葉丼……日本丼的種類可不少。其中,吉野家的牛丼即牛肉飯,早已傳播到台北、香港、北京、上海等城市,也介紹到美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國家去了。至於其他丼,好像還沒有國際化,仍然在發祥地日本默默地填著良民老百姓的肚子。
天丼是天婦羅丼的簡稱。在天婦羅專門店,單獨用餐的女性顧客往往點天丼,因為吃頓飯要花的時間不長。熱騰騰的米飯上,放了剛炸好的蝦、魚、蔬菜等幾種天婦羅,然後再澆醬料而成的天丼,吃起來既可口又有飽足感,尤其那稍甜的醬料特別迎合不喝酒的女性口味。相比之下,在鰻魚專賣店,鰻丼一般是只在中餐時間供應的廉價版本鰻魚飯。壽司店的海鮮丼也處於相似的狀況。其他丼類,如親子丼、他人丼、木葉丼、勝丼等,則基本上是蕎麥麵條店的菜單上出現的品種。
東京的蕎麥麵條店歷來擔任日式快餐店的角色,即勞動人民在工作時間裡抽點空閒出來,匆匆吃完一碗麵條或者澆蓋飯,拍拍屁股就走的那種館子。
親子丼的內容,除了米飯就是雞肉和雞蛋。如果把雞肉換成了牛肉或者豬肉,跟雞蛋之間的血緣關係消失,名稱也要變成他人丼了。木葉丼則是把親子丼裡的雞肉用魚糕來代替的,切成片的魚糕看起來不無像樹葉。不過,樹葉也是傳說中迷人的狐狸們常使的變戲法道具;本來期待吃肉的人,開動後發現,看起來像肉片的東西原來是魚糕,可能會有給狐狸迷上了一般的感覺吧,因而稱為木葉丼也說不定的。勝丼則是日本男孩子最喜愛的簡餐。把裹上了麵包粉的排骨肉油炸以後切成小塊,在醬料裡跟洋蔥片一起煮片刻,最後澆蓋散雞蛋,放在米飯上的。
日本中餐館菜單上也偶爾出現中華丼、天津丼等中式蓋飯,前者是戴上了全家福,後者則是戴上了芙蓉蟹的。有一種夏威夷菜叫locomoco,乃在白米飯上放了漢堡肉餅和煎雞蛋後澆蓋肉汁而成的,傳到日本來以後,自然被稱為locomoco丼。不過,也有學者說:它最初是日本移民井上夫人創始的夏威夷式日本菜。那麼傳到東瀛算是衣錦還鄉了。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介紹:
《歡迎來到東京食堂》。本書作者/新井一二三;出版社/大田出版